第345章见无敌
高台似峰巅,与明月平齐。
一袭黑衫立于其中,衣袂随夜风而飘,静观南方,任其来势汹汹。
相隔数十里之遥,站在飞舟最前方的王景烁看着这一幕,看着如若仙人飘飘然降世的道门共主,忽然间回想起那句记载在古老道藏上的话语,同时也是长公主殿下的姓名来由。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如何才能诛杀一位圣人?
王景烁抬起手,令飞舟阵法随之而改变,不再极速前进。
下一刻,所有飞舟的舟身突兀泛起浓郁至极的深青色光芒。
漆黑大地还未来得及为青芒所照亮。
须臾之间,所有光火骤然聚敛成一束,在最前方的那艘飞舟上交错汇聚,最终成为了一个缩小无数倍形同太阳的青色火球。
然后。
伴随着王景烁放下手,青色太阳如若离弦之箭,直接射向那面以道法形成的高台!
荒原上空寂然无声,不闻轰鸣巨响,繁星洒落人间的光芒未被遮蔽,只是发生着奇异的折射,那代表着空间已经发生坍缩。
不过刹那,那轮青色太阳竟已去到明月高台之前,带着煌煌之光落下。
面对这大秦军方百年心血所在,魔主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他静静看着青阳,往前伸出右手,以食指,轻叩拇指七下。
扣指间,星光多出几分条理,如锁,似剑,如枪,自天穹覆人间,而途中却为青芒散发出的强大引力所捕捉,争相涌去。
这一幕画面依旧没有带起任何的声音,人们只见那团形如太阳的青芒,在轰落的过程中骤生明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着,绽放出来的光芒越来越黯淡,漆黑开始成为其中的主色。
最终,魔主如若拈,将其留在二指间,观赏片刻,随意挫灭。
由始至终,整个过程都是那么的安静。
就像他真是摘了一朵春,而非湮灭大秦军方的百年骄傲。
飞舟上,军方的强者们看着这一幕画面,为面甲所遮掩的脸色早已难看到极点。
在得知今夜的围剿对象后,所有人都知道这必然是自己今生最为艰难的一场战斗,但他们再如何高估……也没想到不在巅峰的道主,仍然强大到这种程度。
那与大日无区别的青芒,需要五艘飞舟铭刻的阵法同时激发,共同绽放出来等同得道境的全力一击。
正常情况下,这足以摧毁神都外任何城池的城墙,就连诸国的皇宫也不能例外,或者说这本就是军方建造飞舟时的假设对象。
然而这对魔主却成为无意义的一击吗?
就在这个时候,王景烁的声音响了起来。
“玄都最高妙道法,道生。”
话音落下,飞舟上的军方强者还未来得心神微定,变故已经到来。
那一袭在浩荡明月中飘舞着的黑衫,衣袂忽而亮起清辉,锋芒毕露。
相隔数十里距离,那座高台上的画面无法清晰入眼,但冼以恕等将军的识海中依旧清楚感知到一个事实,对方出剑了。
当飞舟上众人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剑锋已至。
剑锋无形无质,不为肉眼所见,带来的改变却再真实不过。
轰!
巨响声中,铭刻着繁复阵纹的飞舟舟身随之出现一道极为深刻的裂缝,坚硬更胜钢铁的南海万年沉木居然被剑锋正面阵破,在刺耳的喀嚓声中,无数碎絮与发生扭曲的精钢脱离舟身,洒向大地。
飞舟如航行于深海遭逢巨浪的船只,不安倾斜,剧烈晃动,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
这一切都在顷刻间。
王景烁连呼喊都来不及。
当他看着明月高台上的魔主再并指,即将落下第二剑,再不敢有任何的迟疑,握住手中长戟,高举过肩,遥隔三十余里地掷出。
长戟撞破空气,离手瞬间便已带起轰鸣声,在夜空中擦出黑色的焰火!
与此同时,他怒喝道:“都给我散开!”
飞舟应其声而动,不顾沉重负荷,以最快的速度拉开彼此间的距离。
军方强者们没有再继续沉浸在先前那一剑带来的恐惧中,面色苍白地醒过神来,各行其是。
以冼以恕为首,弓弦如琴弦被奏响,箭矢在夜空中画出一道又一道粗细不一的线条,奔赴明月,似极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然后……连带最先那道带出黑色光焰的长戟,尽数戛然而止,于半途被截断。
啪啪啪啪!
仿佛古琴上的弦线在这瞬间被同时斩断,夜空忽而绽放出数十团光火,或大或小。
焰火为夜风吹散,以王景烁为首的军方强者堪堪得见,魔主横剑扫过的画面。
无人得见那把剑的真实面貌,但所有人都知道此刻的他手中握着一把剑,而那把剑的名字或许名为……天地。
如何才能战胜这样的敌人?
在亲手接下那封旨意后,王景烁为此不眠至今。
将军府的那间书房里,曾经堆满白纸,纸上都是关于今夜此战的思考。
时光与精力换来的不一定是胜利,但至少不是束手无策。
王景烁身躯微弓。
浑厚的真元灌注在双腿,飞舟的地面发出轻微的响声。
没有片刻迟疑,他把自己视作为箭矢射出。
轰!
夜空出现数团浓雾,不同的是每一团都要比前一团来得更为浓重,相同的是这些浓雾都有着一个洞孔,那是王景烁留下的痕迹。
三十余里的距离,在眨眼间被缩短过半,王景烁感受着灌入盔甲内的烈风,面颊生出浓郁的寒意。
一种危险到极点的感觉在他道心滋生,瞬间蔓延至他的四肢百骸,欲要迫使他放弃前进!
这不是道法。
而是生死之间的大恐惧!
那道无形剑锋来了。
这一刻,王景烁举起双臂交错在面前。
下一刻,他清楚听到精钢破碎的声音,为剑锋所摧毁的铁屑扎入他的手臂,带来无比清楚的痛意,以及鲜血的渗出。
他沉默着没有发出半点声音,计算着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弦断前果断放下双手,以重甲直面剑锋。
在王景烁发起冲锋的同时,另有十余位不善空弦的军方强者做出同样的事情……然后,其中三分之一在半途被那道剑锋连带着沉重盔甲,当场斩成一团血雾,死无全尸。
明月清辉下,高台如玉。
王景烁以盔甲尽碎为代价,再次脚踏实地。
落地瞬间,数十道伤口从他的身躯上先后张开,溅出道道鲜血。
他喘息着抬起头,伸手抹去眼前的红。
那些发起冲锋的同袍先后来到他的身旁,约莫七位。
王景烁望向魔主,只见这位并不陌生的青年男子,正静静地看着自己,那双清澈的眼眸找不出任何情绪,如水般的淡然。
仿佛这场以死亡为代价的冲锋,乃至于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无关轻重事。
王景烁看着他,本想说些什么话,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其余将士先后起身,在沉默中各自占据位置,形成阵法。
整个过程魔主背负双手,旁观。
这没能让明月高台上的众人心生哪怕些许的轻松,两肩反而感受到更为沉重的压力,更确定自己很难活得过今夜。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明快的声音带着不解响起。
“连你都死在这里,谁来统率那些骑兵?”
“大秦不只有我一位王将。”
王景烁声音沙哑答道,从旁人手中接过一把黝黑铁枪,向前。
踏出第一步后,他的身影突兀停留在原地,像是遭遇到某种强大力量禁锢。
然而这只不过是错觉,准确地说是残影,因为王景烁已然出现在魔主的身前,递出手中铁枪。
月色未能为铁枪增添清辉,枪头反而更为黑沉,就像是无数鲜血干涸后的颜色。
枪锋破空刺出,王景烁只见魔主轻挥衣袖,卷起夜风。
明明是风,他手中的长枪却像是遭遇万重巨浪正面撞击,连前进方寸都难。
但,今夜此战从来不只一人。
远方再起呼啸声,箭矢正在奔赴而来,高台上的其余将领也都动手,或是最纯粹直接的拳头,或是不作变化的铁刀径直斩下,甚至有人挥动金刚杵击落。
各种迥然不同的气息依靠着阵法纠缠为一体,如同一面坚壁不断朝着魔主挤压而去,要将其碾压为肉糜。
王景烁确定,哪怕是未破境前的赵启和裴今歌,在此时此刻都只能选择回避,尽可能地避免正面相撞,陷入以伤换伤的境地。
这座阵法当然不是完美的,其中存在着缺陷,魔主必然能够一眼看出,所以自飞舟而来的箭矢作用就是填补缺口。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一次合击都是机关算尽的。
即便无法致胜,只要让对方负伤,那就值得。
王景烁甚至思考过魔主以何种方式飘飘然而去,为此做过预案。
魔主的选择不是离去。
是硬接。
一只手掌平静伸出,在大秦军方所有强者的视线中,握住黝黑铁枪枪头。
枪锋未能割破那只手掌的掌心,磅礴真元以枪杆为桥梁,以王景烁本人为桥梁,瞬息间轰入整座阵法中,与众人相遇,正面相抗。
双方的真元发生对冲,本已负伤的王景烁的伤口再次破开,涌出鲜血。
其余人在他承受大部分冲击的情况中,不计损耗地催动真元流转,迫使攻击更快落下。
最终……戛然而止。
没有任何一把兵器得以落在那一袭黑衫上。
最为接近的那把金刚杵,与魔主依旧留有约莫一个指节的距离,却成咫尺天涯,再无更进一步的可能。
轰的一声巨响!
恐怖至极的气浪在明月高台最中央处爆发开来,朝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在刹那间把大秦军方强者身上的盔甲如飞灰吹散。
没有哪怕一粒尘埃得以升起,空气依旧是清晰明朗的,乃至于方圆数十里的云气都散了。
此刻若是有人身处大地,抬头望向夜空,便会发现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巨大圆环,壮观更胜奇观。
天地寂寥无声。
直至片刻后,明月高台上有人颓然无力倒下,带来那一声扑通。
王景烁没有死。
他低着头,单膝跪地,感受着真元肆虐过后的道体,面容被剧烈的疼痛催生出皱纹。
片刻后,他拖着残躯站起来,视线在周遭扫了扫。
连带他在内,活下来的人仅有三个。
足足四位身成无垢的军方强者,死在先前的冲击中。
王景烁想了想,确定那不是寻常一击,而是传闻当中的道灭。
前年沧州那一战中,强如跌境后的席厉轩,面对这门道法也需郑重相待……此刻的魔主远胜那时,那这样的结果再是理所当然不过。
远方再有破空声传来,又一根箭矢。
魔主伸出手,握住。
王景烁眼神微亮。
这无疑代表着他们的敌人状态已不如前。
福祸总是相伴。
那根被魔主握住的箭矢,被他亲手再掷出,带起如雷鸣的破空声,响彻整片夜空。
没有一朵微小的血绽放,射出这一箭的冼以恕依然活着。
出事的是飞舟。
就像冰川崩塌那般。
最前方的那艘飞舟在箭矢没入的瞬间,开始崩散离解,变成无数块大小不同的碎片,带着与空气剧烈摩擦后生出的火焰,坠落大地。
王景烁听着后方传来的巨响,面色更为苍白。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眼中再次迸发出光芒,源自于愤怒。
魔主对他说了一句话。
“我教你用枪。”
……
……
这句话是用平静的语气付诸于口的。
哪怕是当事人的王景烁,也无法指控这句话里带有讥讽和嘲弄,必须承认这是一次平淡如水的客观阐述。
只是,他却无法控制地从这当中听到……不,是听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烈感觉。
那种感觉只能用两个字去形容。
——无敌。
这是唯有天下无敌之人才能说得出来的一句话。
……
……
明月台上,王景烁站起身来。
他望向那位手握长枪的青年男子,想着对方与长公主殿下的渊源,想着百年前军旅生涯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沉默半晌后,神情复杂地说了声好。
与此同时,活着的人也都站了起来。
魔主什么都没说,枪尖微挑,意思十分清楚。
——请。
王景烁忽有万般感慨。
至明月下,见魔主,战无敌。
已是不虚此生。
(本章完)
高台似峰巅,与明月平齐。
一袭黑衫立于其中,衣袂随夜风而飘,静观南方,任其来势汹汹。
相隔数十里之遥,站在飞舟最前方的王景烁看着这一幕,看着如若仙人飘飘然降世的道门共主,忽然间回想起那句记载在古老道藏上的话语,同时也是长公主殿下的姓名来由。
——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
如何才能诛杀一位圣人?
王景烁抬起手,令飞舟阵法随之而改变,不再极速前进。
下一刻,所有飞舟的舟身突兀泛起浓郁至极的深青色光芒。
漆黑大地还未来得及为青芒所照亮。
须臾之间,所有光火骤然聚敛成一束,在最前方的那艘飞舟上交错汇聚,最终成为了一个缩小无数倍形同太阳的青色火球。
然后。
伴随着王景烁放下手,青色太阳如若离弦之箭,直接射向那面以道法形成的高台!
荒原上空寂然无声,不闻轰鸣巨响,繁星洒落人间的光芒未被遮蔽,只是发生着奇异的折射,那代表着空间已经发生坍缩。
不过刹那,那轮青色太阳竟已去到明月高台之前,带着煌煌之光落下。
面对这大秦军方百年心血所在,魔主给予了应有的尊重。
他静静看着青阳,往前伸出右手,以食指,轻叩拇指七下。
扣指间,星光多出几分条理,如锁,似剑,如枪,自天穹覆人间,而途中却为青芒散发出的强大引力所捕捉,争相涌去。
这一幕画面依旧没有带起任何的声音,人们只见那团形如太阳的青芒,在轰落的过程中骤生明灭,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缩小着,绽放出来的光芒越来越黯淡,漆黑开始成为其中的主色。
最终,魔主如若拈,将其留在二指间,观赏片刻,随意挫灭。
由始至终,整个过程都是那么的安静。
就像他真是摘了一朵春,而非湮灭大秦军方的百年骄傲。
飞舟上,军方的强者们看着这一幕画面,为面甲所遮掩的脸色早已难看到极点。
在得知今夜的围剿对象后,所有人都知道这必然是自己今生最为艰难的一场战斗,但他们再如何高估……也没想到不在巅峰的道主,仍然强大到这种程度。
那与大日无区别的青芒,需要五艘飞舟铭刻的阵法同时激发,共同绽放出来等同得道境的全力一击。
正常情况下,这足以摧毁神都外任何城池的城墙,就连诸国的皇宫也不能例外,或者说这本就是军方建造飞舟时的假设对象。
然而这对魔主却成为无意义的一击吗?
就在这个时候,王景烁的声音响了起来。
“玄都最高妙道法,道生。”
话音落下,飞舟上的军方强者还未来得心神微定,变故已经到来。
那一袭在浩荡明月中飘舞着的黑衫,衣袂忽而亮起清辉,锋芒毕露。
相隔数十里距离,那座高台上的画面无法清晰入眼,但冼以恕等将军的识海中依旧清楚感知到一个事实,对方出剑了。
当飞舟上众人意识到这个事实时,剑锋已至。
剑锋无形无质,不为肉眼所见,带来的改变却再真实不过。
轰!
巨响声中,铭刻着繁复阵纹的飞舟舟身随之出现一道极为深刻的裂缝,坚硬更胜钢铁的南海万年沉木居然被剑锋正面阵破,在刺耳的喀嚓声中,无数碎絮与发生扭曲的精钢脱离舟身,洒向大地。
飞舟如航行于深海遭逢巨浪的船只,不安倾斜,剧烈晃动,随时都有沉没的可能。
这一切都在顷刻间。
王景烁连呼喊都来不及。
当他看着明月高台上的魔主再并指,即将落下第二剑,再不敢有任何的迟疑,握住手中长戟,高举过肩,遥隔三十余里地掷出。
长戟撞破空气,离手瞬间便已带起轰鸣声,在夜空中擦出黑色的焰火!
与此同时,他怒喝道:“都给我散开!”
飞舟应其声而动,不顾沉重负荷,以最快的速度拉开彼此间的距离。
军方强者们没有再继续沉浸在先前那一剑带来的恐惧中,面色苍白地醒过神来,各行其是。
以冼以恕为首,弓弦如琴弦被奏响,箭矢在夜空中画出一道又一道粗细不一的线条,奔赴明月,似极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然后……连带最先那道带出黑色光焰的长戟,尽数戛然而止,于半途被截断。
啪啪啪啪!
仿佛古琴上的弦线在这瞬间被同时斩断,夜空忽而绽放出数十团光火,或大或小。
焰火为夜风吹散,以王景烁为首的军方强者堪堪得见,魔主横剑扫过的画面。
无人得见那把剑的真实面貌,但所有人都知道此刻的他手中握着一把剑,而那把剑的名字或许名为……天地。
如何才能战胜这样的敌人?
在亲手接下那封旨意后,王景烁为此不眠至今。
将军府的那间书房里,曾经堆满白纸,纸上都是关于今夜此战的思考。
时光与精力换来的不一定是胜利,但至少不是束手无策。
王景烁身躯微弓。
浑厚的真元灌注在双腿,飞舟的地面发出轻微的响声。
没有片刻迟疑,他把自己视作为箭矢射出。
轰!
夜空出现数团浓雾,不同的是每一团都要比前一团来得更为浓重,相同的是这些浓雾都有着一个洞孔,那是王景烁留下的痕迹。
三十余里的距离,在眨眼间被缩短过半,王景烁感受着灌入盔甲内的烈风,面颊生出浓郁的寒意。
一种危险到极点的感觉在他道心滋生,瞬间蔓延至他的四肢百骸,欲要迫使他放弃前进!
这不是道法。
而是生死之间的大恐惧!
那道无形剑锋来了。
这一刻,王景烁举起双臂交错在面前。
下一刻,他清楚听到精钢破碎的声音,为剑锋所摧毁的铁屑扎入他的手臂,带来无比清楚的痛意,以及鲜血的渗出。
他沉默着没有发出半点声音,计算着自己所能承受的极限,在弦断前果断放下双手,以重甲直面剑锋。
在王景烁发起冲锋的同时,另有十余位不善空弦的军方强者做出同样的事情……然后,其中三分之一在半途被那道剑锋连带着沉重盔甲,当场斩成一团血雾,死无全尸。
明月清辉下,高台如玉。
王景烁以盔甲尽碎为代价,再次脚踏实地。
落地瞬间,数十道伤口从他的身躯上先后张开,溅出道道鲜血。
他喘息着抬起头,伸手抹去眼前的红。
那些发起冲锋的同袍先后来到他的身旁,约莫七位。
王景烁望向魔主,只见这位并不陌生的青年男子,正静静地看着自己,那双清澈的眼眸找不出任何情绪,如水般的淡然。
仿佛这场以死亡为代价的冲锋,乃至于这一切对他而言,都是无关轻重事。
王景烁看着他,本想说些什么话,最终还是没有开口。
其余将士先后起身,在沉默中各自占据位置,形成阵法。
整个过程魔主背负双手,旁观。
这没能让明月高台上的众人心生哪怕些许的轻松,两肩反而感受到更为沉重的压力,更确定自己很难活得过今夜。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明快的声音带着不解响起。
“连你都死在这里,谁来统率那些骑兵?”
“大秦不只有我一位王将。”
王景烁声音沙哑答道,从旁人手中接过一把黝黑铁枪,向前。
踏出第一步后,他的身影突兀停留在原地,像是遭遇到某种强大力量禁锢。
然而这只不过是错觉,准确地说是残影,因为王景烁已然出现在魔主的身前,递出手中铁枪。
月色未能为铁枪增添清辉,枪头反而更为黑沉,就像是无数鲜血干涸后的颜色。
枪锋破空刺出,王景烁只见魔主轻挥衣袖,卷起夜风。
明明是风,他手中的长枪却像是遭遇万重巨浪正面撞击,连前进方寸都难。
但,今夜此战从来不只一人。
远方再起呼啸声,箭矢正在奔赴而来,高台上的其余将领也都动手,或是最纯粹直接的拳头,或是不作变化的铁刀径直斩下,甚至有人挥动金刚杵击落。
各种迥然不同的气息依靠着阵法纠缠为一体,如同一面坚壁不断朝着魔主挤压而去,要将其碾压为肉糜。
王景烁确定,哪怕是未破境前的赵启和裴今歌,在此时此刻都只能选择回避,尽可能地避免正面相撞,陷入以伤换伤的境地。
这座阵法当然不是完美的,其中存在着缺陷,魔主必然能够一眼看出,所以自飞舟而来的箭矢作用就是填补缺口。
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这一次合击都是机关算尽的。
即便无法致胜,只要让对方负伤,那就值得。
王景烁甚至思考过魔主以何种方式飘飘然而去,为此做过预案。
魔主的选择不是离去。
是硬接。
一只手掌平静伸出,在大秦军方所有强者的视线中,握住黝黑铁枪枪头。
枪锋未能割破那只手掌的掌心,磅礴真元以枪杆为桥梁,以王景烁本人为桥梁,瞬息间轰入整座阵法中,与众人相遇,正面相抗。
双方的真元发生对冲,本已负伤的王景烁的伤口再次破开,涌出鲜血。
其余人在他承受大部分冲击的情况中,不计损耗地催动真元流转,迫使攻击更快落下。
最终……戛然而止。
没有任何一把兵器得以落在那一袭黑衫上。
最为接近的那把金刚杵,与魔主依旧留有约莫一个指节的距离,却成咫尺天涯,再无更进一步的可能。
轰的一声巨响!
恐怖至极的气浪在明月高台最中央处爆发开来,朝着四面八方席卷而去,在刹那间把大秦军方强者身上的盔甲如飞灰吹散。
没有哪怕一粒尘埃得以升起,空气依旧是清晰明朗的,乃至于方圆数十里的云气都散了。
此刻若是有人身处大地,抬头望向夜空,便会发现一个无法用言语形容的巨大圆环,壮观更胜奇观。
天地寂寥无声。
直至片刻后,明月高台上有人颓然无力倒下,带来那一声扑通。
王景烁没有死。
他低着头,单膝跪地,感受着真元肆虐过后的道体,面容被剧烈的疼痛催生出皱纹。
片刻后,他拖着残躯站起来,视线在周遭扫了扫。
连带他在内,活下来的人仅有三个。
足足四位身成无垢的军方强者,死在先前的冲击中。
王景烁想了想,确定那不是寻常一击,而是传闻当中的道灭。
前年沧州那一战中,强如跌境后的席厉轩,面对这门道法也需郑重相待……此刻的魔主远胜那时,那这样的结果再是理所当然不过。
远方再有破空声传来,又一根箭矢。
魔主伸出手,握住。
王景烁眼神微亮。
这无疑代表着他们的敌人状态已不如前。
福祸总是相伴。
那根被魔主握住的箭矢,被他亲手再掷出,带起如雷鸣的破空声,响彻整片夜空。
没有一朵微小的血绽放,射出这一箭的冼以恕依然活着。
出事的是飞舟。
就像冰川崩塌那般。
最前方的那艘飞舟在箭矢没入的瞬间,开始崩散离解,变成无数块大小不同的碎片,带着与空气剧烈摩擦后生出的火焰,坠落大地。
王景烁听着后方传来的巨响,面色更为苍白。
然而就在下一刻,他眼中再次迸发出光芒,源自于愤怒。
魔主对他说了一句话。
“我教你用枪。”
……
……
这句话是用平静的语气付诸于口的。
哪怕是当事人的王景烁,也无法指控这句话里带有讥讽和嘲弄,必须承认这是一次平淡如水的客观阐述。
只是,他却无法控制地从这当中听到……不,是听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烈感觉。
那种感觉只能用两个字去形容。
——无敌。
这是唯有天下无敌之人才能说得出来的一句话。
……
……
明月台上,王景烁站起身来。
他望向那位手握长枪的青年男子,想着对方与长公主殿下的渊源,想着百年前军旅生涯中发生的很多事情,沉默半晌后,神情复杂地说了声好。
与此同时,活着的人也都站了起来。
魔主什么都没说,枪尖微挑,意思十分清楚。
——请。
王景烁忽有万般感慨。
至明月下,见魔主,战无敌。
已是不虚此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