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混乱不堪
村民们感激林北辰的恩德和正义,对道教也多了几分好感。
此刻,系统传来提示,林北辰的信仰值增加了五百点。
随着新徒弟的加入,林北辰距离自己宏扬道教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前往新的地方时,刘保国也表达了想要投身林北辰门下的意愿。
“请收下我吧,我也想成为您的徒弟。”
目睹林北辰处理事务的果断与智慧,以及新收的徒弟,刘保国深感林北辰的非凡,于是也提出了拜师的请求,期盼能得到林北辰的应允。
林北辰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弄得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刘保国也有此意。想当初,他为了找一个徒弟可是费了不少劲,如今却有多人争抢着要拜他为师。
“抱歉,我现在的徒弟名额已经满了,所以不能再收了。”林北辰婉言谢绝了刘保国的请求。
刘保国听后,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行动,错过了成为林北辰徒弟的最后机会。
其实,林北辰初见刘保国时,就因他的财富而心生好感。如果能让刘保国成为支持道教发展的资金后盾,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看到刘保国失落的神情,林北辰提出:“虽然你不能成为我的徒弟,但你可以作为道教背后的投资人,为道教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等道教稳定后,我们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做法事和其他收入,实现合作共赢。”
刘保国对道教本就有所了解,如今通过林北辰,更是大开眼界。
虽然未能成为徒弟,但能有机会与林北辰合作,他同样感到兴奋。
这意味着,他将能够紧随林北辰的脚步,无论林北辰走到哪里,他都能跟随其后。与成为徒弟不同的是,他不必完全听从林北辰的指令,而是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你愿意和我合作吗?”林北辰问道。
如果刘保国不愿意,那也没关系,林北辰不会强求。只是,在未来的道教建设中,资金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
但如果刘保国愿意,那道教的大门将永远为他敞开。
“我非常愿意!”刘保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要能留在林北辰身边,他愿意做任何事。
“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合作了,那我就拿出诚意来。我计划资助你手下的两个徒弟,在他们各自生长的地方建立第二和第三座道观,你觉得怎么样?”刘保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林北辰目前只有一个道观,影响力有限。如果他出资在这些偏远地区建立道观,那么道教的影响力将会迅速扩大。
“当然可以!”林北辰听后,心中大喜。他的任务就是在三个城市中建立三个道观,而刘保国一开口就要帮他建两个,这无疑为他完成了三分之二的任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道观就建在你两个徒弟的家乡,名字就让他们自己取吧。”刘保国不仅计划建立道观,还打算将命名权交给两个徒弟。
林北辰便让两个徒弟好好想想,毕竟名字对道观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名字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道观。
两人思考了许久,却始终没有想出合适的名字。
“我们才刚拜师不久,就要为新道观取名,这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即使师傅给了我们这个权利,但我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不如还是请师傅来决定吧。”林正义对另一位徒弟说道。
邓风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两人晚上便去找林北辰,希望他能给出建议。
“不是让你们自己想名字吗?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不用来问我。”林北辰听到他们的来意后,直接说道。
刘保国计划在当地建立两座道观,并放心地将命名这一重任交给了他的两个新徒弟。
然而,他们似乎对此感到压力山大,转而向刘保国的师傅林北辰求助。
林北辰认为起名不过是举手之劳,本不必劳烦他,但既然徒弟们开口了,他便略作思索,结合两村特色,将两座道观分别命名为“清风道观”与“明月道观”。两个徒弟对师傅的智慧和才情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这两个名字极为满意。
有了刘保国的资金支持,两座道观的建设迅速展开,施工有条不紊,规模也相当可观。而林北辰则打算继续他的游历生涯,寻找更多有缘人加入道教。
他深知,身为道士,传承和发扬道教文化是他的使命,而培养更多的徒弟则是这一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他曾向刘保国表示,目前的徒弟已经足够,不便于再收新徒,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两座新道观的建设让他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他渴望有更多的徒弟能够分散到这些道观中,共同传承道教文化。他甚至计划在未来开设更多的道观,并期待能有像刘保国这样的慷慨之士加入他们的行列。
因此,林北辰决定让两个新徒弟留在当地,监督道观的建设,而他则继续云游四方。
然而,他的徒弟和刘保国都表示希望跟随他一同游历。徒弟们希望能在师傅身边学习更多,而刘保国则希望能在师傅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林北辰理解徒弟们的想法,但刘保国的跟随却让他有些为难。
毕竟,道观的建设需要有人监督。他询问刘保国谁能胜任这一重任,刘保国自信地表示,老村长和他的媳妇都是可靠的人选,只要给予足够的资金,他们就能胜任这一任务。
林北辰听后,便放心地告别了众人,继续向深山进发。他的耳朵异常敏锐,捕捉到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鬼鬼祟祟地抬着什么东西。林北辰心中警铃大作,决定暗中观察他们的行踪。
他发现,他们抬着的竟然是一副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
林北辰心中更加疑惑,因为如果是救人,他们应该会显得焦急万分,而不是如此偷偷摸摸。
他断定,这些人一定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了揭开真相,林北辰决定悄悄跟踪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他跟着他们来到了一处位于密林深处的帐篷前,看着他们悄悄地将担架抬了进去。
林北辰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他必须进一步调查,才能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夜色深沉,深山中的帐篷却愈发忙碌,担架频繁进出,令人心生疑虑。
帐篷内,身穿白袍的人影穿梭,他们身上的斑斑血迹格外显眼,印证了林北辰的猜测——这里正发生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林北辰决心揭开真相,他悄悄接近营地,利用敏捷的身手制伏了一名守卫,迅速换上其衣物,混入营地。
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未引起任何人的警觉,他还巧妙地将守卫的尸体藏匿起来,以防暴露。
进入营地后,林北辰发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诡异的祭祀仪式,而仪式的关键竟是大量鲜血。
他当机立断,猛地一拳击中老祭司的脸庞,两颗门牙应声而落。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背叛我!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老祭司捂着淌血的嘴角,怒斥林北辰。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守卫会背叛他。
林北辰无暇解释,迅速解救出被囚禁的人质,催促他们趁乱逃跑。
老祭司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呼唤外面的守卫。他愤怒地咆哮着,指责守卫失职,让林北辰这个“搅局者”破坏了祭祀仪式,还打掉了他的门牙。然而,他忘记了自己曾下过命令,无论里面发生什么声音,守卫都不得擅入。
外面的守卫听到里面的动静,想要进入查看,却被其他人提醒这是正常现象,无需干涉。因此,他们并未及时进来制服林北辰。
老祭司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他本以为祭祀会顺利进行,却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节外生枝。他生气地指责守卫老大失职,但守卫老大却委屈地解释,他们只是遵守了老祭司的命令。
老祭司无言以对,他只能寄希望于守卫能抓住林北辰。他心中暗誓,一旦抓住林北辰,定要将其牙齿一颗颗拔掉,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林北辰的身手非凡,守卫们根本追不上他。他三两下就消失在了夜色中,留下了一群垂头丧气的守卫和愤怒的老祭司。
“你们这群废物,连个人都抓不住!”老祭司含糊不清地怒斥着守卫们,他的门牙已失,说话漏风,显得格外狼狈。他失望至极,决定不再让这些守卫继续留在身边。
他生怕自己开口说话,露出没牙的窘态,引得众人哄笑。毕竟,他现在面对的是一群人,而非单个个体,因此言行举止都需谨慎。
尽管大多数人并未听清他的训斥内容,但感受到他的威严,都低头不语。他们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说出什么不服气的话来。
“我给你们一个赎罪的机会,把那些被解救的人全部抓回来,这样你们就能将功补过。否则,就收拾东西走人,别再当我的守卫了。”老祭司含糊不清地威胁道。
那些被林北辰解救出来的人,从一开始被抽血时就心怀不满。如今终于获得自由,他们有了反抗的力量,自然不愿听从老祭司的命令逃跑。相反,他们留在这里,与守卫们展开了激战。
“兄弟们,他们之前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轮到我们反击了,一定要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尝尝我们之前所受的痛苦!”有人振臂高呼,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守卫。
“刚才他们抽我的血,痛死我了。我从小就怕打针,一会儿我一定要在他们身上多扎几个针眼!”一个壮汉咬牙切齿地说。
“大家听我说,我们先解决掉这些守卫,然后去找那个救我们的人,好好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我们可能还在受折磨。”有人提议道。
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守卫的仇恨,誓要加倍偿还所受的痛苦。但前提是必须先制服这些守卫,然后将他们绑在营地里,任由他们处置。
老祭司在一旁批评教育守卫,却没想到局势会突然失控。他年老体弱,无法加入战斗,也无法防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守卫们殴打。
有些守卫趁机报复老祭司,他们早就对老祭司的权威和苛刻要求不满。整个营地陷入一片混乱,物品被打翻在地,尖叫声、打斗声此起彼伏。
林北辰本想加入战斗,但看到被解救出来的人数众多,觉得他们应该能够应付。于是,他意外地发现了灌木丛后的一个隐秘之地,好奇心驱使他前去探索。
他悄悄潜入,却意外遇到了之前见过的西方教派成员詹姆斯和威朗。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他们两人,更没想到他们正在密谋一个邪恶的计划。
他们低声交谈,生怕被人听到。林北辰躲在一旁偷听,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在策划什么阴谋。
他听到他们打算在这个地方利用邪恶巫术和血毒控制被解救出来的人,让他们变成傀儡去攻击林北辰在龙国各个城市的道馆,为西方教派进入龙国铺路。
林北辰震惊于他们的野心和行动速度。他不知道他们还会在哪里打造傀儡,毕竟龙国广阔无垠,他们的人手也不少。林北辰只是发现了这个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阴谋在暗处等待着他去发现。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林北辰在偷听了他们的对话后,对整个事件的始末以及他们的计划有了全面的了解。
他开始深思熟虑,寻找对策,试图阻止他们的阴谋。他深知,若对此视而不见,龙国可能会陷入危机,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遭受更大的灾难。这样的局面,是他绝不愿看到的。
他不禁疑惑,为何他们要进攻龙国?双方本无仇无怨,各自发展岂不是更好?这种进攻行为,让他感到十分不解和无奈。
而且,如果他们真的想让西方教派进入龙国,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虽然可能会遭遇一些排斥,但只要宣传工作做得好,总会有人接受的。然而,他们却选择暗中搞小动作,使用阴谋诡计。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让人喜欢,反而会激起更多人的反感。(本章完)
此刻,系统传来提示,林北辰的信仰值增加了五百点。
随着新徒弟的加入,林北辰距离自己宏扬道教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然而,就在他准备离开,前往新的地方时,刘保国也表达了想要投身林北辰门下的意愿。
“请收下我吧,我也想成为您的徒弟。”
目睹林北辰处理事务的果断与智慧,以及新收的徒弟,刘保国深感林北辰的非凡,于是也提出了拜师的请求,期盼能得到林北辰的应允。
林北辰被这突如其来的请求弄得有些意外,他没想到刘保国也有此意。想当初,他为了找一个徒弟可是费了不少劲,如今却有多人争抢着要拜他为师。
“抱歉,我现在的徒弟名额已经满了,所以不能再收了。”林北辰婉言谢绝了刘保国的请求。
刘保国听后,心中难免有些遗憾,后悔自己没有早点行动,错过了成为林北辰徒弟的最后机会。
其实,林北辰初见刘保国时,就因他的财富而心生好感。如果能让刘保国成为支持道教发展的资金后盾,那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看到刘保国失落的神情,林北辰提出:“虽然你不能成为我的徒弟,但你可以作为道教背后的投资人,为道教的发展提供资金保障。等道教稳定后,我们可以按照一定比例分配做法事和其他收入,实现合作共赢。”
刘保国对道教本就有所了解,如今通过林北辰,更是大开眼界。
虽然未能成为徒弟,但能有机会与林北辰合作,他同样感到兴奋。
这意味着,他将能够紧随林北辰的脚步,无论林北辰走到哪里,他都能跟随其后。与成为徒弟不同的是,他不必完全听从林北辰的指令,而是具有一定的决策权。
“你愿意和我合作吗?”林北辰问道。
如果刘保国不愿意,那也没关系,林北辰不会强求。只是,在未来的道教建设中,资金可能会成为一大难题。
但如果刘保国愿意,那道教的大门将永远为他敞开。
“我非常愿意!”刘保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只要能留在林北辰身边,他愿意做任何事。
“既然我们已经开始合作了,那我就拿出诚意来。我计划资助你手下的两个徒弟,在他们各自生长的地方建立第二和第三座道观,你觉得怎么样?”刘保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他认为,林北辰目前只有一个道观,影响力有限。如果他出资在这些偏远地区建立道观,那么道教的影响力将会迅速扩大。
“当然可以!”林北辰听后,心中大喜。他的任务就是在三个城市中建立三个道观,而刘保国一开口就要帮他建两个,这无疑为他完成了三分之二的任务。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道观就建在你两个徒弟的家乡,名字就让他们自己取吧。”刘保国不仅计划建立道观,还打算将命名权交给两个徒弟。
林北辰便让两个徒弟好好想想,毕竟名字对道观来说很重要。一个好的名字能让人印象深刻,从而吸引更多人关注道观。
两人思考了许久,却始终没有想出合适的名字。
“我们才刚拜师不久,就要为新道观取名,这让我们有些受宠若惊。即使师傅给了我们这个权利,但我们还是觉得自己不够资格。不如还是请师傅来决定吧。”林正义对另一位徒弟说道。
邓风也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于是两人晚上便去找林北辰,希望他能给出建议。
“不是让你们自己想名字吗?想叫什么就叫什么,不用来问我。”林北辰听到他们的来意后,直接说道。
刘保国计划在当地建立两座道观,并放心地将命名这一重任交给了他的两个新徒弟。
然而,他们似乎对此感到压力山大,转而向刘保国的师傅林北辰求助。
林北辰认为起名不过是举手之劳,本不必劳烦他,但既然徒弟们开口了,他便略作思索,结合两村特色,将两座道观分别命名为“清风道观”与“明月道观”。两个徒弟对师傅的智慧和才情佩服得五体投地,对这两个名字极为满意。
有了刘保国的资金支持,两座道观的建设迅速展开,施工有条不紊,规模也相当可观。而林北辰则打算继续他的游历生涯,寻找更多有缘人加入道教。
他深知,身为道士,传承和发扬道教文化是他的使命,而培养更多的徒弟则是这一使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尽管他曾向刘保国表示,目前的徒弟已经足够,不便于再收新徒,但现在情况不同了。
两座新道观的建设让他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他渴望有更多的徒弟能够分散到这些道观中,共同传承道教文化。他甚至计划在未来开设更多的道观,并期待能有像刘保国这样的慷慨之士加入他们的行列。
因此,林北辰决定让两个新徒弟留在当地,监督道观的建设,而他则继续云游四方。
然而,他的徒弟和刘保国都表示希望跟随他一同游历。徒弟们希望能在师傅身边学习更多,而刘保国则希望能在师傅遇到困难时伸出援手。
林北辰理解徒弟们的想法,但刘保国的跟随却让他有些为难。
毕竟,道观的建设需要有人监督。他询问刘保国谁能胜任这一重任,刘保国自信地表示,老村长和他的媳妇都是可靠的人选,只要给予足够的资金,他们就能胜任这一任务。
林北辰听后,便放心地告别了众人,继续向深山进发。他的耳朵异常敏锐,捕捉到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他循声望去,只见一群人鬼鬼祟祟地抬着什么东西。林北辰心中警铃大作,决定暗中观察他们的行踪。
他发现,他们抬着的竟然是一副担架,上面躺着一个昏迷不醒的人。
林北辰心中更加疑惑,因为如果是救人,他们应该会显得焦急万分,而不是如此偷偷摸摸。
他断定,这些人一定在暗中谋划着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了揭开真相,林北辰决定悄悄跟踪他们,看看他们到底要做什么。他跟着他们来到了一处位于密林深处的帐篷前,看着他们悄悄地将担架抬了进去。
林北辰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中复杂,他必须进一步调查,才能揭开这背后的秘密。
夜色深沉,深山中的帐篷却愈发忙碌,担架频繁进出,令人心生疑虑。
帐篷内,身穿白袍的人影穿梭,他们身上的斑斑血迹格外显眼,印证了林北辰的猜测——这里正发生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林北辰决心揭开真相,他悄悄接近营地,利用敏捷的身手制伏了一名守卫,迅速换上其衣物,混入营地。
这一系列动作干净利落,未引起任何人的警觉,他还巧妙地将守卫的尸体藏匿起来,以防暴露。
进入营地后,林北辰发现这里正在进行一场诡异的祭祀仪式,而仪式的关键竟是大量鲜血。
他当机立断,猛地一拳击中老祭司的脸庞,两颗门牙应声而落。
“你好大的胆子,竟敢背叛我!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老祭司捂着淌血的嘴角,怒斥林北辰。他根本没想到自己的守卫会背叛他。
林北辰无暇解释,迅速解救出被囚禁的人质,催促他们趁乱逃跑。
老祭司意识到情况不妙,连忙呼唤外面的守卫。他愤怒地咆哮着,指责守卫失职,让林北辰这个“搅局者”破坏了祭祀仪式,还打掉了他的门牙。然而,他忘记了自己曾下过命令,无论里面发生什么声音,守卫都不得擅入。
外面的守卫听到里面的动静,想要进入查看,却被其他人提醒这是正常现象,无需干涉。因此,他们并未及时进来制服林北辰。
老祭司万万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他本以为祭祀会顺利进行,却没想到在这个关键时刻节外生枝。他生气地指责守卫老大失职,但守卫老大却委屈地解释,他们只是遵守了老祭司的命令。
老祭司无言以对,他只能寄希望于守卫能抓住林北辰。他心中暗誓,一旦抓住林北辰,定要将其牙齿一颗颗拔掉,以泄心头之恨。
然而,林北辰的身手非凡,守卫们根本追不上他。他三两下就消失在了夜色中,留下了一群垂头丧气的守卫和愤怒的老祭司。
“你们这群废物,连个人都抓不住!”老祭司含糊不清地怒斥着守卫们,他的门牙已失,说话漏风,显得格外狼狈。他失望至极,决定不再让这些守卫继续留在身边。
他生怕自己开口说话,露出没牙的窘态,引得众人哄笑。毕竟,他现在面对的是一群人,而非单个个体,因此言行举止都需谨慎。
尽管大多数人并未听清他的训斥内容,但感受到他的威严,都低头不语。他们可不想在这个节骨眼上触霉头,说出什么不服气的话来。
“我给你们一个赎罪的机会,把那些被解救的人全部抓回来,这样你们就能将功补过。否则,就收拾东西走人,别再当我的守卫了。”老祭司含糊不清地威胁道。
那些被林北辰解救出来的人,从一开始被抽血时就心怀不满。如今终于获得自由,他们有了反抗的力量,自然不愿听从老祭司的命令逃跑。相反,他们留在这里,与守卫们展开了激战。
“兄弟们,他们之前是如何对待我们的,大家心里都有数。现在轮到我们反击了,一定要把他们打趴下,让他们尝尝我们之前所受的痛苦!”有人振臂高呼,号召大家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守卫。
“刚才他们抽我的血,痛死我了。我从小就怕打针,一会儿我一定要在他们身上多扎几个针眼!”一个壮汉咬牙切齿地说。
“大家听我说,我们先解决掉这些守卫,然后去找那个救我们的人,好好感谢他。如果不是他,我们可能还在受折磨。”有人提议道。
他们心中充满了对守卫的仇恨,誓要加倍偿还所受的痛苦。但前提是必须先制服这些守卫,然后将他们绑在营地里,任由他们处置。
老祭司在一旁批评教育守卫,却没想到局势会突然失控。他年老体弱,无法加入战斗,也无法防御,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被守卫们殴打。
有些守卫趁机报复老祭司,他们早就对老祭司的权威和苛刻要求不满。整个营地陷入一片混乱,物品被打翻在地,尖叫声、打斗声此起彼伏。
林北辰本想加入战斗,但看到被解救出来的人数众多,觉得他们应该能够应付。于是,他意外地发现了灌木丛后的一个隐秘之地,好奇心驱使他前去探索。
他悄悄潜入,却意外遇到了之前见过的西方教派成员詹姆斯和威朗。他没想到会在这里碰到他们两人,更没想到他们正在密谋一个邪恶的计划。
他们低声交谈,生怕被人听到。林北辰躲在一旁偷听,想要知道他们到底在策划什么阴谋。
他听到他们打算在这个地方利用邪恶巫术和血毒控制被解救出来的人,让他们变成傀儡去攻击林北辰在龙国各个城市的道馆,为西方教派进入龙国铺路。
林北辰震惊于他们的野心和行动速度。他不知道他们还会在哪里打造傀儡,毕竟龙国广阔无垠,他们的人手也不少。林北辰只是发现了这个冰山一角,还有更多的阴谋在暗处等待着他去发现。这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林北辰在偷听了他们的对话后,对整个事件的始末以及他们的计划有了全面的了解。
他开始深思熟虑,寻找对策,试图阻止他们的阴谋。他深知,若对此视而不见,龙国可能会陷入危机,导致百姓流离失所,甚至遭受更大的灾难。这样的局面,是他绝不愿看到的。
他不禁疑惑,为何他们要进攻龙国?双方本无仇无怨,各自发展岂不是更好?这种进攻行为,让他感到十分不解和无奈。
而且,如果他们真的想让西方教派进入龙国,大可以光明正大地进行,虽然可能会遭遇一些排斥,但只要宣传工作做得好,总会有人接受的。然而,他们却选择暗中搞小动作,使用阴谋诡计。这样的做法,不仅不会让人喜欢,反而会激起更多人的反感。(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