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烨继位;四大臣辅政。
在顺治死后;还有一件事反映了孝庄太后与顺治母子成仇的情形。那就是正月初九颁行天下的所谓〃遗诏〃。这其实是一份假托顺治名义的《罪己诏》。里面一共列出了顺治的十四款〃罪状〃;从〃渐习汉俗〃这条孝庄太后最反感的事开始;然后就是不敬祖宗、不孝母亲、对宗室无友爱之道(襄亲王?)、对董鄂皇后丧事过费、信任太监、自恃聪明等等等等;总之;把顺治的一生于公于私都贬得一钱不值;不但将他生前所推行的政见几乎一律否决;还将顺治的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孝庄对儿子不留情面的辱骂是换回了收获的;在董鄂氏葬礼上被顺治侮辱得面无人色的重臣和命妇们;都觉得挽回了面子;对太后感激涕零、也因此对顺治的继承人少了几分恶意。
除了这道绝不可能出自顺治手笔的遗诏之外;董鄂氏贞妃的殉葬则成为顺治人生悲剧的最后尾声。
由于顺治在端敬董鄂氏死后曾经一度移爱专宠于她;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子做为端敬董鄂氏的堂妹;在顺治死后无法面对自己未来可能有的遭遇;走上了自杀从殉的道理。然而即使如此;她也仅仅是被葬入普通妃嫔的墓地;没有因为从殉而得到任何优待。皇宫内外对董鄂氏的迁怒与痛恨程度至此可见一斑。
说起来这也是顺治造的孽:端敬皇后董鄂氏死后;他借丧事之机侮辱重臣命妇以泄己愤、在军费紧缺的情况下大批烧毁珠宝宫殿;使得所有的人都恨透了那个身不由己的可怜女人、并进一步迁怒在了贞妃的身上。——在清朝往后的一百余年间;端敬董鄂是唯一一个再也没有得到过追封的〃皇后〃;历代清帝和宗室、大臣;从来就没有把她当皇后看过。她辛辛苦苦地在后宫中挣扎求存;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酸;都因为顺治为她举行的那场疯狂的丧仪而化为乌有;无法得到这个帝国的谅解。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做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
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低级官员之女……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又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杆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做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杆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当初孝庄竟眼看着四大辅臣中的鳌拜坐大呢?后来又为什么听任鳌拜杀死辅臣之一苏克萨哈?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之一;当然是因为苏克萨哈隶属于正白旗;而另三位辅臣全为两黄旗下。鳌拜的坐大;与身为首辅的索尼对其默许纵容大有关系;以致孝庄太后也无计可施。
苏克萨哈与鳌拜最大的冲突应属圈地事变。
但是对于鳌拜挑起的事端;当时首辅索尼采取了默许;遏必隆则公开表态做同盟军;而能中其中取得利益的两黄旗人;也大都被拉拢。清王朝当时的政体并非集权于皇帝一人;皇帝和太后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在各旗势力之间取得平衡点;保障自己的地位;并不能在实际上制约得了他们。
因此;尽管明知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反对两黄旗与两白旗互换圈地;但是鳌拜仍然敢于矫诏处死赞同帝后意见的三名重臣——大学士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但在索尼和遏必隆的默认下;朝臣竟没有谁为这三人鸣冤;等于公然抹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子。这使得鳌拜势头大劲;很多官员都倒向他的一边;三朝元老鳌拜的势力越发盘根错节。
索尼和遏必隆直到成为皇帝丈人之后;才算是真正诚心帮太后和小皇帝的忙。但是此时鳌拜已经根深蒂固了。更糟的是索尼后悔也迟了:大婚不久;首辅索尼就死了。虽然临终时他仍然不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但事实是鳌拜更成了一头大。
说起来苏克萨哈这人;虽是老狐狸;却屡屡自误。他本来就是鳌拜的对头;与鳌拜遏必隆是怎么也搞不到一起的;倒是索尼老奸巨滑;经常也不忘让他拣点漏子。谁知道在孝庄太后决定册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之时;他竟公然表示反对;这不但令孝庄太后非常气恼;更将索尼一系得罪了个彻底。于是在四辅臣中他成了光杆一条。
索尼去世、康熙亲政;事实上当时的权力还掌握在三辅臣手里。就在这时;苏克萨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退休;而且用意很明显;要鳌拜与遏必隆一起退休。鳌拜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他挑出了苏克萨哈奏章中的一句牢骚:〃往守先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然后以此为借口;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论罪。在议罪当日;鳌拜将可能倾向苏克萨哈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苏克萨哈本人凌迟;全家抄斩。
由于鳌拜同党已经把持了朝政;康熙虽然强烈反对;这个判决仍然被鳌拜强行执行了。而孝庄在整个事件中;一直都没有正面与鳌拜交锋;更没有力保苏克萨哈。令人颇有些不解。
可能是鳌拜上次违旨杀三大臣的事情;已经给了她一个警觉。康熙初年的皇权并不集中;实际权力更多都掌握在旗主们手里;在实权并没有抓在手里之前;即使是太后和皇帝;也不能将势力大的臣子怎么样。
还可能是由于苏克萨哈起家的方式方法令她久已不满——苏克萨哈从前一向逢迎多尔衮;又是白旗身份;却在多尔衮死后立即见风转舵;向顺治告发多尔衮的过失;使多尔衮尸骨无存、子嗣不继。
无疑地;孝庄因此事对苏克萨哈的所谓忠心十分怀疑。做了辅臣以后的苏克萨哈在政务及立皇后之事上的表现;也使人感觉到;他只是在做政治投机;并不是一个与皇帝太后一条心的人物。在索尼死后;做为努尔哈赤的女婿;他的实力虽弱;名份上却已是首辅;——苏克萨哈权力欲望极大;又是旗主;假若他此时又以退为进;在搞倒鳌拜后抓住更多的权力;焉知他不是下一个更阴狠的角色?
活着的苏克萨哈虽然对于平衡朝中势力有眼前作用;但他如果死了;长远来看;只怕还是对皇帝更有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孝庄实在没有力保他的必要。
当然;也是此时孝庄和康熙在朝中培养的势力都未长成;还不能贸然与鳌拜对抗。
在苏克萨哈死后;就连鳌拜同出一旗的辅臣遏必隆;都开始对鳌拜心存惊惧;另做打算了。所有对鳌拜专权不满的人、受过鳌拜打击的人;再也没有另外的势力可以依靠;他们都只有一条路可走:迅速地向皇帝太后靠拢。至于遏必隆;他既是皇帝的岳丈之一;当然此时也属于皇帝一系。孝庄和康熙只要最后与鳌拜一搏;就能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克萨哈之死于皇权大有裨益——假若他不死;他将成为朝中鳌拜以外的另一股势力;世人投靠的选择多了他一个;几时才轮到小皇帝出头呢!
苏克萨哈死后第三年;鳌拜被擒。权力终于高度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
虽然孝庄没有过多地让史官记下自己在政事中起的作用;但是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十二月之时;孝庄向康熙所说的一席话;仍然显出她在康熙的成长以及理政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安不可忘危;闲暇时仍宜训练武备。诸如在朝诸臣奏事;岂无忠诚入告者;然不肖之类;假公行私;附己者即为引进;忤己者即加罔害;亦或有之。为人君者;务虚公裁断;一准于理;则事无差失矣。〃
孝庄并没有过多参与军事;但在三藩之乱时;当精兵都出发平乱后;蒙古察哈尔亲王布耳尼却趁乱起兵;直攻京师重地。康熙在孝庄的指点下;派出了图海为将;征用起了旗下包衣家奴;居然在两个月后大胜而还。——这同时也侧面证明;两黄旗当年不立博穆博果尔的重要原因:博果尔生母所属的察哈尔蒙古与科尔沁蒙古对清皇帝家的实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博果尔更是察哈尔汗的异父兄弟!
留给后人的最后谜题
康熙对祖母十分孝顺;一应事宜都非常细心。康熙十二年;孝庄病中偶然表现出对自己嫁往巴林的女儿的思念之情;康熙便立即派乾清门侍卫用御车主动将姑母接回皇宫。康熙二十二年;玄烨陪祖母一起去五台山;看见山路难行;怕祖母乘车颠簸;便早早预备好软轿;祖母一有不欲乘车的话;他就立即给换上。
也许是因为祖母的原因;康熙对几位姓博尔济吉特氏的〃母亲〃也克尽孝道;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直活康熙五十六年;她病重时;康熙不顾自己年过花甲身体有病;仍然坚持去看望并跪在床边说:〃母后;臣在此!〃
可以想象;在孝庄已去世后康熙仍然对继母如此孝敬;祖母在世时当然更不在话下。孝庄看着娘家的女孩们在饱受儿子的冷落之后;终于能在孙儿这里过上好日子;心情当然是舒畅的。
在这一朝里;布木布泰经历了辅臣之争、诛鳌拜、三藩之乱等一系列政治风云;一直生活到康熙中叶。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死后;有一件让很多人都不解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临终遗言和后事安排。
孝庄病重时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于是康熙便于次年四月将祖母的灵柩安放在顺治孝陵旁的〃暂安奉殿〃。这一安就是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十二月;才在当地建起昭西陵;使孝庄正式得以下葬。而且更离奇的是她不但未与丈夫合葬;她的陵墓甚至也在孝陵的风水墙外。仅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待遇甚至还不如自己的陪嫁丫环苏墨尔——这位出身贫贱的大丫头虽然仅以嫔礼安葬;却跻身在风水墙内。
于是;这又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题目。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孝庄曾经下嫁或失身于多尔衮的证明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而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是那位从草原走出来的蒙古公主布木布泰;已经在度过七十多年的人生之后;成为昭西陵沉默不语的主人了。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乾隆之母
乾隆皇帝;可能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在民间故事流传最多的一个皇帝。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中;最离奇的莫过于他的身世。
乾隆是谁生的?正史都记载着他是雍正侍妾钮钴禄氏在〃潜邸〃时所生。然而老百姓却不管这么多;至少有两种非正常的身世说法仍然到处流传。
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海宁陈家〃一说。
据说康熙年间有一位陈世倌;他是浙江海宁人氏;在朝中极有权势;直做到阁老一职。当时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已经有心谋位;因此与陈世倌私交甚笃。不过胤禛子嗣不旺;康熙对此很不满意。不久胤禛的妾钮钴禄氏和陈世倌的夫人同时怀孕并且同时生下孩子:雍王府多了一个女儿;陈阁老家多了一个儿子。于是胤禛假意说想看看陈家的婴儿;然后弄了个掉包计;把自己的女儿和陈家儿子给换了——这个换到雍王府的陈家儿子;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了。
这种说法;由于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非常地深入人心。
还有一种〃狮园草屋〃之说。讲的是胤禛随康熙去承德围猎;因为喝了鹿血而随意与一名丑陋的宫女李金桂亲热了一番;谁知道这个丑女子却因此怀孕;后来便在承德狮子园松林草屋中生下了儿子。胤禛因为此事在康熙面前丢了个大脸;因此不愿给丑宫女名份;只是将儿子带回家;算在了侍妾钮钴禄氏的名下。
那么;钮钴禄氏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生母;她是谁?
说起来;中国后妃最有福气的人里;钮钴禄氏不算第一;也得进前三。
据记载;钮钴禄氏是四品官典仪凌柱的女儿。按照满清的规矩;内务府三旗每年选一次秀女;户部则每三年在八旗中选一次秀女。而且参选的都必须是有相当地位的人家女儿:京官须满蒙正五品武职以上、汉军文职笔贴式以上及武职正六品以上;外任则需正五品文职以上、武职从三品以上等等官员的女儿;而且还必须是不得缠足者。而一般职衔不够、闲散人员、兵丁及革职人家?
在顺治死后;还有一件事反映了孝庄太后与顺治母子成仇的情形。那就是正月初九颁行天下的所谓〃遗诏〃。这其实是一份假托顺治名义的《罪己诏》。里面一共列出了顺治的十四款〃罪状〃;从〃渐习汉俗〃这条孝庄太后最反感的事开始;然后就是不敬祖宗、不孝母亲、对宗室无友爱之道(襄亲王?)、对董鄂皇后丧事过费、信任太监、自恃聪明等等等等;总之;把顺治的一生于公于私都贬得一钱不值;不但将他生前所推行的政见几乎一律否决;还将顺治的为人骂了个狗血淋头。但是孝庄对儿子不留情面的辱骂是换回了收获的;在董鄂氏葬礼上被顺治侮辱得面无人色的重臣和命妇们;都觉得挽回了面子;对太后感激涕零、也因此对顺治的继承人少了几分恶意。
除了这道绝不可能出自顺治手笔的遗诏之外;董鄂氏贞妃的殉葬则成为顺治人生悲剧的最后尾声。
由于顺治在端敬董鄂氏死后曾经一度移爱专宠于她;这个年仅十九岁的女子做为端敬董鄂氏的堂妹;在顺治死后无法面对自己未来可能有的遭遇;走上了自杀从殉的道理。然而即使如此;她也仅仅是被葬入普通妃嫔的墓地;没有因为从殉而得到任何优待。皇宫内外对董鄂氏的迁怒与痛恨程度至此可见一斑。
说起来这也是顺治造的孽:端敬皇后董鄂氏死后;他借丧事之机侮辱重臣命妇以泄己愤、在军费紧缺的情况下大批烧毁珠宝宫殿;使得所有的人都恨透了那个身不由己的可怜女人、并进一步迁怒在了贞妃的身上。——在清朝往后的一百余年间;端敬董鄂是唯一一个再也没有得到过追封的〃皇后〃;历代清帝和宗室、大臣;从来就没有把她当皇后看过。她辛辛苦苦地在后宫中挣扎求存;付出了多少的努力和辛酸;都因为顺治为她举行的那场疯狂的丧仪而化为乌有;无法得到这个帝国的谅解。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做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
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低级官员之女……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又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杆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亲情无存的顺治朝终于结束;孝庄带着她七岁的孙子玄烨进入了康熙朝;成为太皇太后。
康熙朝的清帝国虽然仍旧风云变幻;然而孝庄总算过上了相对安稳的晚年。前半世一直和亲生儿女没有感情交集的孝庄;也许到这时才开始重新体会到母子祖孙之情;开始反思自己与儿子水火不相容的关系以及儿子的早逝。
顺治朝的宫闱悲剧;终于没有延续到康熙的宫闱——在康熙的后宫中;没有董鄂氏;也没有博尔济吉特氏。从此;这两个姓氏的女子再也不必在后宫中争个你死我活了。孝庄为孙子选择的皇后再也不是蒙古格格;而是满族勋贵的女儿。
康熙年间一件重要的事情;莫过于〃诛鳌拜〃。孝庄是否参与了诛鳌拜?在其中起了怎样的做用?从外围很难确定。但是我们可以从康熙第一次大婚;这位太皇太后为孙子做主选择的最初一批后妃中看出端倪:皇后为四辅臣之首索尼的孙女赫舍里氏;妃子中既有原为鳌拜一党并同属镶黄旗的遏必隆之女钮祜禄氏、又有号称〃佟半朝〃家族的女儿佟佳氏、甚至还有出身一般的……却偏偏鳌拜本人的女儿落了选;虽然她随后被指给了宗室郡王为福晋;但是丈夫又为皇族远系(禇英后人敬谨郡王兰布)。尽管随后皇家将顺治的女儿嫁给了鳌拜的侄子;但是再怎么说;这样的八杆子亲家;与做皇帝的老丈人相比;实在差得太远。
这些;应该已经是孝庄在一面继续安抚鳌拜;却又同时分化鳌拜党羽了;是为诛鳌拜所下的一步棋。此后;小后妃们的家人亲眷都纷纷加官晋爵、入朝为官;并因成为皇亲而顺理成章地提拔;后来的宰相纳兰明珠也是其中之一。大婚不久的康熙随后接到了首辅索尼力请皇帝亲政的奏章(做了皇帝的太老丈人;老索终于再不装糊涂了)。遏必隆自女入宫后;也一反紧跟鳌拜的的行径;转而为皇帝笼络人心。
事实上;在康熙八年(1669)五月十七日这一天;当康熙最终动用善扑营小布库擒拿鳌拜时;外戚们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正是鳌拜非常相信的遏必隆(翊坤宫妃钮祜禄氏之父)将鳌拜诱入武英殿、更是皇后的叔父索额图亲率众侍卫围攻鳌拜的。
不过话说回来;为什么当初孝庄竟眼看着四大辅臣中的鳌拜坐大呢?后来又为什么听任鳌拜杀死辅臣之一苏克萨哈?
其中的原因非常复杂。其中之一;当然是因为苏克萨哈隶属于正白旗;而另三位辅臣全为两黄旗下。鳌拜的坐大;与身为首辅的索尼对其默许纵容大有关系;以致孝庄太后也无计可施。
苏克萨哈与鳌拜最大的冲突应属圈地事变。
但是对于鳌拜挑起的事端;当时首辅索尼采取了默许;遏必隆则公开表态做同盟军;而能中其中取得利益的两黄旗人;也大都被拉拢。清王朝当时的政体并非集权于皇帝一人;皇帝和太后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地在各旗势力之间取得平衡点;保障自己的地位;并不能在实际上制约得了他们。
因此;尽管明知孝庄太后和康熙皇帝反对两黄旗与两白旗互换圈地;但是鳌拜仍然敢于矫诏处死赞同帝后意见的三名重臣——大学士苏纳海、直隶总督朱昌祚、直隶巡抚王登联。但在索尼和遏必隆的默认下;朝臣竟没有谁为这三人鸣冤;等于公然抹了太后和皇帝的面子。这使得鳌拜势头大劲;很多官员都倒向他的一边;三朝元老鳌拜的势力越发盘根错节。
索尼和遏必隆直到成为皇帝丈人之后;才算是真正诚心帮太后和小皇帝的忙。但是此时鳌拜已经根深蒂固了。更糟的是索尼后悔也迟了:大婚不久;首辅索尼就死了。虽然临终时他仍然不忘上表请求皇帝亲政;但事实是鳌拜更成了一头大。
说起来苏克萨哈这人;虽是老狐狸;却屡屡自误。他本来就是鳌拜的对头;与鳌拜遏必隆是怎么也搞不到一起的;倒是索尼老奸巨滑;经常也不忘让他拣点漏子。谁知道在孝庄太后决定册立索尼的孙女为皇后之时;他竟公然表示反对;这不但令孝庄太后非常气恼;更将索尼一系得罪了个彻底。于是在四辅臣中他成了光杆一条。
索尼去世、康熙亲政;事实上当时的权力还掌握在三辅臣手里。就在这时;苏克萨哈上了一道奏章;要求退休;而且用意很明显;要鳌拜与遏必隆一起退休。鳌拜当然不能容忍。于是他挑出了苏克萨哈奏章中的一句牢骚:〃往守先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然后以此为借口;命议政王大臣会议论罪。在议罪当日;鳌拜将可能倾向苏克萨哈的大臣全部排除在外;结果当然可想而知:苏克萨哈本人凌迟;全家抄斩。
由于鳌拜同党已经把持了朝政;康熙虽然强烈反对;这个判决仍然被鳌拜强行执行了。而孝庄在整个事件中;一直都没有正面与鳌拜交锋;更没有力保苏克萨哈。令人颇有些不解。
可能是鳌拜上次违旨杀三大臣的事情;已经给了她一个警觉。康熙初年的皇权并不集中;实际权力更多都掌握在旗主们手里;在实权并没有抓在手里之前;即使是太后和皇帝;也不能将势力大的臣子怎么样。
还可能是由于苏克萨哈起家的方式方法令她久已不满——苏克萨哈从前一向逢迎多尔衮;又是白旗身份;却在多尔衮死后立即见风转舵;向顺治告发多尔衮的过失;使多尔衮尸骨无存、子嗣不继。
无疑地;孝庄因此事对苏克萨哈的所谓忠心十分怀疑。做了辅臣以后的苏克萨哈在政务及立皇后之事上的表现;也使人感觉到;他只是在做政治投机;并不是一个与皇帝太后一条心的人物。在索尼死后;做为努尔哈赤的女婿;他的实力虽弱;名份上却已是首辅;——苏克萨哈权力欲望极大;又是旗主;假若他此时又以退为进;在搞倒鳌拜后抓住更多的权力;焉知他不是下一个更阴狠的角色?
活着的苏克萨哈虽然对于平衡朝中势力有眼前作用;但他如果死了;长远来看;只怕还是对皇帝更有利的事情。在某种程度上;孝庄实在没有力保他的必要。
当然;也是此时孝庄和康熙在朝中培养的势力都未长成;还不能贸然与鳌拜对抗。
在苏克萨哈死后;就连鳌拜同出一旗的辅臣遏必隆;都开始对鳌拜心存惊惧;另做打算了。所有对鳌拜专权不满的人、受过鳌拜打击的人;再也没有另外的势力可以依靠;他们都只有一条路可走:迅速地向皇帝太后靠拢。至于遏必隆;他既是皇帝的岳丈之一;当然此时也属于皇帝一系。孝庄和康熙只要最后与鳌拜一搏;就能将权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手里了。从这个角度来看;苏克萨哈之死于皇权大有裨益——假若他不死;他将成为朝中鳌拜以外的另一股势力;世人投靠的选择多了他一个;几时才轮到小皇帝出头呢!
苏克萨哈死后第三年;鳌拜被擒。权力终于高度集中到了皇帝的手里。
虽然孝庄没有过多地让史官记下自己在政事中起的作用;但是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十二月之时;孝庄向康熙所说的一席话;仍然显出她在康熙的成长以及理政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安不可忘危;闲暇时仍宜训练武备。诸如在朝诸臣奏事;岂无忠诚入告者;然不肖之类;假公行私;附己者即为引进;忤己者即加罔害;亦或有之。为人君者;务虚公裁断;一准于理;则事无差失矣。〃
孝庄并没有过多参与军事;但在三藩之乱时;当精兵都出发平乱后;蒙古察哈尔亲王布耳尼却趁乱起兵;直攻京师重地。康熙在孝庄的指点下;派出了图海为将;征用起了旗下包衣家奴;居然在两个月后大胜而还。——这同时也侧面证明;两黄旗当年不立博穆博果尔的重要原因:博果尔生母所属的察哈尔蒙古与科尔沁蒙古对清皇帝家的实际态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博果尔更是察哈尔汗的异父兄弟!
留给后人的最后谜题
康熙对祖母十分孝顺;一应事宜都非常细心。康熙十二年;孝庄病中偶然表现出对自己嫁往巴林的女儿的思念之情;康熙便立即派乾清门侍卫用御车主动将姑母接回皇宫。康熙二十二年;玄烨陪祖母一起去五台山;看见山路难行;怕祖母乘车颠簸;便早早预备好软轿;祖母一有不欲乘车的话;他就立即给换上。
也许是因为祖母的原因;康熙对几位姓博尔济吉特氏的〃母亲〃也克尽孝道;顺治的第二位皇后一直活康熙五十六年;她病重时;康熙不顾自己年过花甲身体有病;仍然坚持去看望并跪在床边说:〃母后;臣在此!〃
可以想象;在孝庄已去世后康熙仍然对继母如此孝敬;祖母在世时当然更不在话下。孝庄看着娘家的女孩们在饱受儿子的冷落之后;终于能在孙儿这里过上好日子;心情当然是舒畅的。
在这一朝里;布木布泰经历了辅臣之争、诛鳌拜、三藩之乱等一系列政治风云;一直生活到康熙中叶。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博尔济吉特氏布木布泰病逝;享年七十五岁。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孝庄死后;有一件让很多人都不解的事情。那就是她的临终遗言和后事安排。
孝庄病重时说:〃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近地安厝;我心始无憾。〃于是康熙便于次年四月将祖母的灵柩安放在顺治孝陵旁的〃暂安奉殿〃。这一安就是三十八年之久;直到雍正三年十二月;才在当地建起昭西陵;使孝庄正式得以下葬。而且更离奇的是她不但未与丈夫合葬;她的陵墓甚至也在孝陵的风水墙外。仅从这一点来看;她的待遇甚至还不如自己的陪嫁丫环苏墨尔——这位出身贫贱的大丫头虽然仅以嫔礼安葬;却跻身在风水墙内。
于是;这又成了一个让世人争论不休的题目。很多人认为这正是孝庄曾经下嫁或失身于多尔衮的证明之一。
究竟是什么原因;众说纷纭;而我们所知道的;只不过是那位从草原走出来的蒙古公主布木布泰;已经在度过七十多年的人生之后;成为昭西陵沉默不语的主人了。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乾隆之母
乾隆皇帝;可能是中国封建帝王中在民间故事流传最多的一个皇帝。而关于他的传说故事中;最离奇的莫过于他的身世。
乾隆是谁生的?正史都记载着他是雍正侍妾钮钴禄氏在〃潜邸〃时所生。然而老百姓却不管这么多;至少有两种非正常的身世说法仍然到处流传。
流传最广的;莫过于〃海宁陈家〃一说。
据说康熙年间有一位陈世倌;他是浙江海宁人氏;在朝中极有权势;直做到阁老一职。当时的四皇子胤禛(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已经有心谋位;因此与陈世倌私交甚笃。不过胤禛子嗣不旺;康熙对此很不满意。不久胤禛的妾钮钴禄氏和陈世倌的夫人同时怀孕并且同时生下孩子:雍王府多了一个女儿;陈阁老家多了一个儿子。于是胤禛假意说想看看陈家的婴儿;然后弄了个掉包计;把自己的女儿和陈家儿子给换了——这个换到雍王府的陈家儿子;就是未来的乾隆皇帝了。
这种说法;由于金庸先生的《书剑恩仇录》;非常地深入人心。
还有一种〃狮园草屋〃之说。讲的是胤禛随康熙去承德围猎;因为喝了鹿血而随意与一名丑陋的宫女李金桂亲热了一番;谁知道这个丑女子却因此怀孕;后来便在承德狮子园松林草屋中生下了儿子。胤禛因为此事在康熙面前丢了个大脸;因此不愿给丑宫女名份;只是将儿子带回家;算在了侍妾钮钴禄氏的名下。
那么;钮钴禄氏到底是不是乾隆的生母;她是谁?
说起来;中国后妃最有福气的人里;钮钴禄氏不算第一;也得进前三。
据记载;钮钴禄氏是四品官典仪凌柱的女儿。按照满清的规矩;内务府三旗每年选一次秀女;户部则每三年在八旗中选一次秀女。而且参选的都必须是有相当地位的人家女儿:京官须满蒙正五品武职以上、汉军文职笔贴式以上及武职正六品以上;外任则需正五品文职以上、武职从三品以上等等官员的女儿;而且还必须是不得缠足者。而一般职衔不够、闲散人员、兵丁及革职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