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可乐,听说那种的批发条件较好,自己也马上跟进。
对于“模仿”,华侨是绝对不会犹豫的。但是也不致一味把店内商品完全换成与别人相同的东西。因为失去特色的店,同时跟着失去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模仿,也仍旧可以强调自己的特色。现在,便简单地将横滨唐人街出现的例子,略为介绍一番。
大体上说来,唐人街上有广东料理、北平料理、四川料理、京苏料理、
上海料理、台湾料理,以及粥的料理等。分别以汤、蒸鱼、火锅、烧鸡、杂碎 J、北平鸭等为招牌菜,各店的招牌菜都是别人所无法仿效出来的。除此之外,依客人的需要不同,又细分为:设备豪华的、高级的、价钱便宜的、份量多的、迅速供应的、随时外送的、通宵营业的、中午以后才开门的、适合宴会的、适合情侣的、有表演节目的、有音乐的,还有提供礼堂的等各式各样的店。所以,虽然整条街都是餐馆,看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事实上,这些店的营业范围都不曾重复。
如果要模仿人家的招牌菜,那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人家有祖传的风味,自己去模仿,结果说不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华侨不会经营有利害冲突的店,而只是坚守着属于各人自己的信心。
做生意的秘诀即在于此。不只是餐馆,就以杂货店来说,别人因为卖扇子而大发利市,换了自己也去卖的时候,未必生意兴隆;于是华侨往往改卖洋娃娃、皮夹等别人没有的东西,这就是华侨致富之道。
“担仔面”也是华侨制造的一种有特殊风味的小吃。然而为了赚钱,不仅卖单纯的正统担仔面,更一一研究出来有其他口味的担仔面。华侨在赚钱方面真是聪明绝顶。
一旦察觉到模仿别人较有利时,最好立刻模仿。只是脑中要经常存有“脱离模仿,独树一格”的意念,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否则就像猴子一般,只不过会完全模仿别人。
□实力万能日本人最爱纸上谈兵了,往往理论还没有谈完,机会就已经消失无影无踪。华侨则对理论毫不眷顾,凡事先做再说,认为必要时也等事情做完了,再让学者会谈理论,只要保住面子就行了。
所以,同样是移民到世界各国,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心理却迥然不同。
日本人要移民是很麻烦而且得费尽心机。想到某一个国家,就得先向该国的驻日大使馆搜集资料,仔细调查。政府也会从旁协助,让他到移民中心住宿研究,学习各种因应措施:不管是自己去经营事业或去服务,都要把即将前往的地方重新查证过,而后在大家的欢送之下,搭着政府租用的单程轮船,踏出国门。
到目前为止,华侨在移民世界各地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专为移民而办的“研究中心”之类的学校,也从来没有提供这类消息的刊物,甚至连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人供应,一切都由自己想办法,绝不假手他人。
由华侨看来,日本人简直是既愚笨又不干脆的种族。平常放肆地将自己的国家、政府批评得一文不值,到了紧要关头,又要请求政府帮助,真是一点骨气也没有。
大体上说来,不须政府保护援助就远渡重洋到其他国家去的华侨,一般都是以劳动者出发,而后再以血缘、地缘来团结,利用彻底的自治力共同合作,发挥互助精神。先寄人篱下,再求独立。既而由小企业开发成中型企业,再由中型企业拓展为大企业。假使这一代没有成功,就由下一代继承先人遗志,一直奋斗下去,如此生生不息。
为了达成目的,只有“勤劳”与“节约储蓄”,消除心理上的欲望。因此,华侨最喜欢说的话是:“苦尽甘来。”华侨的内心深处总藏着“衣锦还乡”的愿望。当他们体会出要衣锦还乡有多么困难时,就会毅然决定要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早日获得成功,因此,
往往表现出愿意让自己埋骨异乡的定性,相反地把家乡的亲人一个一个接来。
往往表现出愿意让自己埋骨异乡的定性,相反地把家乡的亲人一个一个接来。
《放飞的龙——海外华侨成功画法》用心良苦
《放飞的龙——海外华侨成功画法》用心良苦
一、让孩子多方面发展
一、让孩子多方面发展虽然家里经营的是中华餐馆,也未必就一定要朝着和餐馆有关的工作方向发展。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视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母亲再向孩子提供意见作为参考,但是最后的决定权,仍然在于孩子。
现在非常流行“五师”这句话。所谓“五师”者,即老师、律师、医师、建筑师、会计师。这些行业,只要头脑聪明并肯致力于学业者,都是可以达到的目标,而华侨常在旅居的国家成为巨富,也是众所皆知的一件事。
这里所说的“会计师”,包括顾问在内;“建筑师”包括设计;“医师”
则包括了兽医和医学评论家。住在横滨唐人街,而出生于广东的冯国兴曾经说:“四海一家,世界只有一个。故将来年轻人应该走的路,就是前述的五
师,这也是成为指导者的途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朝五师之道前进。即使家里有再多的财产,一旦决定让一个孩子继承中华餐馆,往往只让他念到高中,然后就将他送到其他人家的餐馆去接受训练、或是直接留在家里跟着父亲学习。
这种情形,华侨称为“家庭大学”或“本地大学”。当有人问:”令即要继续升学吗?要进哪一所大学?”这个问题时,华侨便回答:“哦!决定上家庭大学。”可是有不少人乍听之下会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家庭大学”也就是待在自己父母身边,由父母亲自教授技术、经营之道,以便将来能学以致用。华侨只要情况允许,就会尽可能多生儿子,然后,让这些小孩各自依本身的兴趣及专长,朝多方面发展。
以升学为例,假使家中有三个孩子,一个送进中华学校,一个送进美国学校,如果在日本的话,就把另一个送进日本学校,会想尽一切可能的方式留下。
再以留学、就职来说,有的到美国,有的到新加坡,有的则到香港。他们的眼光不在目前而在未来。
□不在大庭广众下争吵当华侨与华侨之间因为误会或其他原因而争吵、闹情绪时,若这两人中的一个又和当地人为了其他的事而发生纠纷时,那么这两个华侨将暂时进人体战状态,并且采取共同战线:
“暂时放弃前嫌,同心协力对付外国人。”有时甚至动员其他华侨来帮忙,直到成功为止。对于祖国同胞,特别是出生在同一个省或同县的人,他们(华侨)则更
加无条件的信任。所以假定去参加外人举办的宴会时,即使两个冤家碰了头,也会“你好!你好!”地若无其事、毫不在乎地互相握手寒暄。
如果主人没有指定座位,而以出席的顺序人座的话(例如结婚喜筵),甚至故意和冤家坐在同一桌,知道内情的人,心里禁不住要替他们捏把冷汗!然而这两个人却像好朋友一般地和气。
曾经听说过有位一知半解的局外人问说:“喂!听说那两个人不是正在吵架吗?”“不知道,没听说。”被问的华侨均如此回答,故意将话题岔开。“我们两人之间的问题,和今天的结婚喜筵完全是两码子事。”他们就
是这么干脆,决不混为一谈。
是这么干脆,决不混为一谈。
纵然外表做得如此圆满,心里却绝对不会饶过和自己争吵的人,就算有人出来当和事佬,也不容易拉拢对方。
这是在东京发生的事:在某次喜筵的演讲中,A所说的话有点过分而涉及 B的私事,B又将内容曲解了(根据 A的说法),因此相当气愤,立刻要求对方收回前面所说的话,同时以“毁谤名誉”向当地警察局提出控告。可是过了一年,A仍旧没有收回以前所说过的话。在这段期间,两人因为是同行,所以常有机会碰面,有时候也为了商业上的关系,作一些必要的交谈。
“既然已经开始说话,那么就让我来当和事佬,让他们握手言和,重归旧好吧!”
当地的日本警察局分局长以日本人的想法出面讲和,可是偏偏 A、B两方都异口同声他说:
“这种事绝对不能就此了结。”而拒绝讲和。造成问题的原困不去除,便永远无法冰释。假使用不了了之的作法,将被其余置身事外的华侨瞧不起。说不定人格也因此受到怀疑,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事业。
□不在乎让孩子转学像电梯一般直接升学的学校功过实在难以论断。如果这种学校能采用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方式尚情有可原;若受到一部分特权阶级或金钱的引诱,而让人自由进出,这种学校的恶劣影响可以说无法估计的。
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同一所学校,这种百货店式的学校,一旦能进入它的圈子,自己希望念哪一科、哪一系,只要有特权、有钱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如愿以偿。
“这种类似温室的栽培,只能适应单纯的社会。”
这是华侨对于此类学校的观感。
故即使从幼儿园就进入直升式学校,到了中学马上转到其他学校,甚至上高中后又再转学的情况也随处可见。有人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向华侨打听。
“每换一个学校,就可以增加许多新朋友,所以当孩子要独立时,这些朋友往往成为主要的助力。”
华侨们如此回答。然而性情懦弱的人,因为父亲人事调动要移居到其他地方,必须转学时:
“到那儿一个朋友也没有,我不要去。”
会很顽固地这么说,而使父母伤透脑筋,不知该如何解决。最后,只有父亲再申请调回原处,或找其他的工作。这种作法和华侨真是有天壤之别。
天生就富社交手腕的华侨孩子,每换一个学校,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朋友圈,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同学。父母亦深信,这对小孩子以后在社会经商是有帮助的。
旅日华侨的升学过程就是:首先进入中华学校,然后是日本学校,再进入由欧美人兴办,一切以英语教育为主的学校。
这个办法,分别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各阶段配合。小学在中华学校学习祖国语言,培养国家意识。既然住在日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节目以及和日本人的接触,自然而然可以学会日语。所以要进国中时,就
会去日本学校,使日本话更加完整、流利。高中则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会去日本学校,使日本话更加完整、流利。高中则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口到外面走走,找些喝茶的朋友华侨的孩子都是非常孝顺的,到了高中便已经很懂事。万一不幸双亲中有一个去世,儿子对尚留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说:
“到外面去走动走动,找些喝茶的朋友。”
这样很认真地劝慰独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非常富有人情味。这种情形和日本同年龄的孩子就大不相同。若是还活着的母亲为了晚年的生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时,男孩子会因此离家出走,变成不良少年,女孩子则:
“我宁愿去自杀,永远离开人世。”
如此闹别扭也不一定。他们一切以自己为本位,只要自己能保持清静就好,至于父母则一点也不考虑。
无论如何高唱理想,但若是缺少人情味的作法,等于是纸上谈兵,一点人性也没有掌握住。
大部分的华侨到现在为止,仍受到大家庭制度的影响。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不会以自我本位来处事,凡事均能站在大家庭的立场来考虑,一般都有这种习惯。同时他们为对方着想,即使年纪再轻,也懂得人情。
假使父亲或母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获得适当的发泄,工作就会进行得不顺利。甚至一家人,连小孩子(自己)也都事事无法得心应手。然而水准逐渐增高的人,多少也有利己主义的想法了。
有一个住在东京的华侨寡妇,有一次被自己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劝说:
“妈,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找些朋友喝茶聊天?”
她听到之后,便感到非常欣慰。当自己的孩子以认真、诚恳的表情,理解的态度说出这些话时,母亲往往因孩子的体贴、孝心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但是这寡妇说,虽然孩子这么说,她也无意交男友或再嫁。反而孩子这么一说,自己更加地疼爱他了。
“为了这个孩子,我愿独自坚强地奋斗下去。”
心情反而因此而轻松了起来。
而这年轻的男孩心里所想的是:母亲也是一个人,应当要让她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心理确实值得钦佩。
行孝并不仅止于家里,而要深刻的理解人性,同时以坦率的眼光留意社会状况。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正因为有这种理解力,故华侨在商场上,也能了解对方及世局的动静,才能准确无误地向目标迈进。
□一次成败论英雄男人似乎都喜欢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但是这种想法做起来是不容易的,即使是以小额的资本获得成功,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必须拥有集中的破坏力,才能发挥建设的效果。正如使用零散的射击是不易射中靶心的,但
若凝视目标即可储存力量。
若凝视目标即可储存力量。
这家药厂的老板詹俊耀,由台湾到日本已 2O余年。当初到日本时,身无分文,至今已成为一名大企业家。他在旅日的华侨中,可以说是发展最迅速的。在战争刚结束的动荡不安的时期,即使是在自己国家的日本人,要得到好机会也有如登天一样困难。
詹俊耀在台北曾经营过药局。当时因事到日本未,虽然身上带了一点钱,但是并没有什么多余。好运固然不会自己上门,但他也不自暴自弃。
“干脆全部跟运气一赌,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
有人找他投资企业时这么说,但他心里却一直控制着自已:
“不!我要做更合适于自己的事业,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的,只是还没碰上而已。”
然后就耐心地等待着机会来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会浪费时间。就在此时,有人问他要不要购买瑞士制造胄肠药的远东代理权。这必须要有药物知识的人才行。恰好他在台北是经营药局的,药物知识很丰富。于是,当别人还在犹像不决时,他的第六感告诉他:“就是这个!”因此便把从台北带来的钱统统拿出来,买下了代理权,这便是他踏上康庄大道的开始。这个好运就这样被他抓住了。有一段时期,这种药简直供不应求。在亚洲,恐怕日本人是最爱买药的了。而且,也最欢迎由欧美进口的药;加上当时饮食逐渐丰富,东西一吃多,就需要胃肠药。所以,欧美出品的药便一窝蜂拥进了日本。
不久之后,詹俊耀也开始朝电子业发展,继而从电晶体收音机、电脑到建筑材料,甚至意大利酒的酿造也都插手经营。最近还大量制造卡式录音带,一年的外销总金额达 300万美金以上。
华侨对于中药较熟悉,能经营西药而一举成功,当然也有他的见识所在,这种决定是某于理性才做得出来的。
钱,要化零为整运用,这不仅适用于投资,也是使用任何金钱的共
对于“模仿”,华侨是绝对不会犹豫的。但是也不致一味把店内商品完全换成与别人相同的东西。因为失去特色的店,同时跟着失去存在的价值。即使是模仿,也仍旧可以强调自己的特色。现在,便简单地将横滨唐人街出现的例子,略为介绍一番。
大体上说来,唐人街上有广东料理、北平料理、四川料理、京苏料理、
上海料理、台湾料理,以及粥的料理等。分别以汤、蒸鱼、火锅、烧鸡、杂碎 J、北平鸭等为招牌菜,各店的招牌菜都是别人所无法仿效出来的。除此之外,依客人的需要不同,又细分为:设备豪华的、高级的、价钱便宜的、份量多的、迅速供应的、随时外送的、通宵营业的、中午以后才开门的、适合宴会的、适合情侣的、有表演节目的、有音乐的,还有提供礼堂的等各式各样的店。所以,虽然整条街都是餐馆,看来令人眼花缭乱,但是事实上,这些店的营业范围都不曾重复。
如果要模仿人家的招牌菜,那是吃力不讨好的。因为人家有祖传的风味,自己去模仿,结果说不定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所以华侨不会经营有利害冲突的店,而只是坚守着属于各人自己的信心。
做生意的秘诀即在于此。不只是餐馆,就以杂货店来说,别人因为卖扇子而大发利市,换了自己也去卖的时候,未必生意兴隆;于是华侨往往改卖洋娃娃、皮夹等别人没有的东西,这就是华侨致富之道。
“担仔面”也是华侨制造的一种有特殊风味的小吃。然而为了赚钱,不仅卖单纯的正统担仔面,更一一研究出来有其他口味的担仔面。华侨在赚钱方面真是聪明绝顶。
一旦察觉到模仿别人较有利时,最好立刻模仿。只是脑中要经常存有“脱离模仿,独树一格”的意念,这是成功的第一步,否则就像猴子一般,只不过会完全模仿别人。
□实力万能日本人最爱纸上谈兵了,往往理论还没有谈完,机会就已经消失无影无踪。华侨则对理论毫不眷顾,凡事先做再说,认为必要时也等事情做完了,再让学者会谈理论,只要保住面子就行了。
所以,同样是移民到世界各国,中国人和日本人的心理却迥然不同。
日本人要移民是很麻烦而且得费尽心机。想到某一个国家,就得先向该国的驻日大使馆搜集资料,仔细调查。政府也会从旁协助,让他到移民中心住宿研究,学习各种因应措施:不管是自己去经营事业或去服务,都要把即将前往的地方重新查证过,而后在大家的欢送之下,搭着政府租用的单程轮船,踏出国门。
到目前为止,华侨在移民世界各地的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出现过专为移民而办的“研究中心”之类的学校,也从来没有提供这类消息的刊物,甚至连这方面的知识也没有人供应,一切都由自己想办法,绝不假手他人。
由华侨看来,日本人简直是既愚笨又不干脆的种族。平常放肆地将自己的国家、政府批评得一文不值,到了紧要关头,又要请求政府帮助,真是一点骨气也没有。
大体上说来,不须政府保护援助就远渡重洋到其他国家去的华侨,一般都是以劳动者出发,而后再以血缘、地缘来团结,利用彻底的自治力共同合作,发挥互助精神。先寄人篱下,再求独立。既而由小企业开发成中型企业,再由中型企业拓展为大企业。假使这一代没有成功,就由下一代继承先人遗志,一直奋斗下去,如此生生不息。
为了达成目的,只有“勤劳”与“节约储蓄”,消除心理上的欲望。因此,华侨最喜欢说的话是:“苦尽甘来。”华侨的内心深处总藏着“衣锦还乡”的愿望。当他们体会出要衣锦还乡有多么困难时,就会毅然决定要在这个国家的土地上,早日获得成功,因此,
往往表现出愿意让自己埋骨异乡的定性,相反地把家乡的亲人一个一个接来。
往往表现出愿意让自己埋骨异乡的定性,相反地把家乡的亲人一个一个接来。
《放飞的龙——海外华侨成功画法》用心良苦
《放飞的龙——海外华侨成功画法》用心良苦
一、让孩子多方面发展
一、让孩子多方面发展虽然家里经营的是中华餐馆,也未必就一定要朝着和餐馆有关的工作方向发展。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应该视孩子的天资和才能,母亲再向孩子提供意见作为参考,但是最后的决定权,仍然在于孩子。
现在非常流行“五师”这句话。所谓“五师”者,即老师、律师、医师、建筑师、会计师。这些行业,只要头脑聪明并肯致力于学业者,都是可以达到的目标,而华侨常在旅居的国家成为巨富,也是众所皆知的一件事。
这里所说的“会计师”,包括顾问在内;“建筑师”包括设计;“医师”
则包括了兽医和医学评论家。住在横滨唐人街,而出生于广东的冯国兴曾经说:“四海一家,世界只有一个。故将来年轻人应该走的路,就是前述的五
师,这也是成为指导者的途径。”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要朝五师之道前进。即使家里有再多的财产,一旦决定让一个孩子继承中华餐馆,往往只让他念到高中,然后就将他送到其他人家的餐馆去接受训练、或是直接留在家里跟着父亲学习。
这种情形,华侨称为“家庭大学”或“本地大学”。当有人问:”令即要继续升学吗?要进哪一所大学?”这个问题时,华侨便回答:“哦!决定上家庭大学。”可是有不少人乍听之下会感到莫名其妙。其实,“家庭大学”也就是待在自己父母身边,由父母亲自教授技术、经营之道,以便将来能学以致用。华侨只要情况允许,就会尽可能多生儿子,然后,让这些小孩各自依本身的兴趣及专长,朝多方面发展。
以升学为例,假使家中有三个孩子,一个送进中华学校,一个送进美国学校,如果在日本的话,就把另一个送进日本学校,会想尽一切可能的方式留下。
再以留学、就职来说,有的到美国,有的到新加坡,有的则到香港。他们的眼光不在目前而在未来。
□不在大庭广众下争吵当华侨与华侨之间因为误会或其他原因而争吵、闹情绪时,若这两人中的一个又和当地人为了其他的事而发生纠纷时,那么这两个华侨将暂时进人体战状态,并且采取共同战线:
“暂时放弃前嫌,同心协力对付外国人。”有时甚至动员其他华侨来帮忙,直到成功为止。对于祖国同胞,特别是出生在同一个省或同县的人,他们(华侨)则更
加无条件的信任。所以假定去参加外人举办的宴会时,即使两个冤家碰了头,也会“你好!你好!”地若无其事、毫不在乎地互相握手寒暄。
如果主人没有指定座位,而以出席的顺序人座的话(例如结婚喜筵),甚至故意和冤家坐在同一桌,知道内情的人,心里禁不住要替他们捏把冷汗!然而这两个人却像好朋友一般地和气。
曾经听说过有位一知半解的局外人问说:“喂!听说那两个人不是正在吵架吗?”“不知道,没听说。”被问的华侨均如此回答,故意将话题岔开。“我们两人之间的问题,和今天的结婚喜筵完全是两码子事。”他们就
是这么干脆,决不混为一谈。
是这么干脆,决不混为一谈。
纵然外表做得如此圆满,心里却绝对不会饶过和自己争吵的人,就算有人出来当和事佬,也不容易拉拢对方。
这是在东京发生的事:在某次喜筵的演讲中,A所说的话有点过分而涉及 B的私事,B又将内容曲解了(根据 A的说法),因此相当气愤,立刻要求对方收回前面所说的话,同时以“毁谤名誉”向当地警察局提出控告。可是过了一年,A仍旧没有收回以前所说过的话。在这段期间,两人因为是同行,所以常有机会碰面,有时候也为了商业上的关系,作一些必要的交谈。
“既然已经开始说话,那么就让我来当和事佬,让他们握手言和,重归旧好吧!”
当地的日本警察局分局长以日本人的想法出面讲和,可是偏偏 A、B两方都异口同声他说:
“这种事绝对不能就此了结。”而拒绝讲和。造成问题的原困不去除,便永远无法冰释。假使用不了了之的作法,将被其余置身事外的华侨瞧不起。说不定人格也因此受到怀疑,甚至影响到自己的事业。
□不在乎让孩子转学像电梯一般直接升学的学校功过实在难以论断。如果这种学校能采用机会均等、门户开放的方式尚情有可原;若受到一部分特权阶级或金钱的引诱,而让人自由进出,这种学校的恶劣影响可以说无法估计的。
从小学到大学都在同一所学校,这种百货店式的学校,一旦能进入它的圈子,自己希望念哪一科、哪一系,只要有特权、有钱就能够轻而易举地如愿以偿。
“这种类似温室的栽培,只能适应单纯的社会。”
这是华侨对于此类学校的观感。
故即使从幼儿园就进入直升式学校,到了中学马上转到其他学校,甚至上高中后又再转学的情况也随处可见。有人不知道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而向华侨打听。
“每换一个学校,就可以增加许多新朋友,所以当孩子要独立时,这些朋友往往成为主要的助力。”
华侨们如此回答。然而性情懦弱的人,因为父亲人事调动要移居到其他地方,必须转学时:
“到那儿一个朋友也没有,我不要去。”
会很顽固地这么说,而使父母伤透脑筋,不知该如何解决。最后,只有父亲再申请调回原处,或找其他的工作。这种作法和华侨真是有天壤之别。
天生就富社交手腕的华侨孩子,每换一个学校,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朋友圈,同时也增加了许多新同学。父母亦深信,这对小孩子以后在社会经商是有帮助的。
旅日华侨的升学过程就是:首先进入中华学校,然后是日本学校,再进入由欧美人兴办,一切以英语教育为主的学校。
这个办法,分别与小学、中学、高中、大学等各阶段配合。小学在中华学校学习祖国语言,培养国家意识。既然住在日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电视节目以及和日本人的接触,自然而然可以学会日语。所以要进国中时,就
会去日本学校,使日本话更加完整、流利。高中则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会去日本学校,使日本话更加完整、流利。高中则进入使用英语的学校。这样一来,无论中文、日本、英文都能运用自如。有了这种条件,要到世界各地去生活就方便多了。至于大学,不管在日本学校、美国学校或中华学校接受教育都可以。
口到外面走走,找些喝茶的朋友华侨的孩子都是非常孝顺的,到了高中便已经很懂事。万一不幸双亲中有一个去世,儿子对尚留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说:
“到外面去走动走动,找些喝茶的朋友。”
这样很认真地劝慰独在人世的父亲或母亲,非常富有人情味。这种情形和日本同年龄的孩子就大不相同。若是还活着的母亲为了晚年的生活,和另一个男人结婚时,男孩子会因此离家出走,变成不良少年,女孩子则:
“我宁愿去自杀,永远离开人世。”
如此闹别扭也不一定。他们一切以自己为本位,只要自己能保持清静就好,至于父母则一点也不考虑。
无论如何高唱理想,但若是缺少人情味的作法,等于是纸上谈兵,一点人性也没有掌握住。
大部分的华侨到现在为止,仍受到大家庭制度的影响。孩子也好,父母也好,都不会以自我本位来处事,凡事均能站在大家庭的立场来考虑,一般都有这种习惯。同时他们为对方着想,即使年纪再轻,也懂得人情。
假使父亲或母亲的需求得不到满足,无法获得适当的发泄,工作就会进行得不顺利。甚至一家人,连小孩子(自己)也都事事无法得心应手。然而水准逐渐增高的人,多少也有利己主义的想法了。
有一个住在东京的华侨寡妇,有一次被自己正在读高中二年级的儿子劝说:
“妈,为什么不出去走走,找些朋友喝茶聊天?”
她听到之后,便感到非常欣慰。当自己的孩子以认真、诚恳的表情,理解的态度说出这些话时,母亲往往因孩子的体贴、孝心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不能自己。
但是这寡妇说,虽然孩子这么说,她也无意交男友或再嫁。反而孩子这么一说,自己更加地疼爱他了。
“为了这个孩子,我愿独自坚强地奋斗下去。”
心情反而因此而轻松了起来。
而这年轻的男孩心里所想的是:母亲也是一个人,应当要让她得到真正的幸福。这种心理确实值得钦佩。
行孝并不仅止于家里,而要深刻的理解人性,同时以坦率的眼光留意社会状况。这些都需要从小培养。正因为有这种理解力,故华侨在商场上,也能了解对方及世局的动静,才能准确无误地向目标迈进。
□一次成败论英雄男人似乎都喜欢以一次的成败论英雄,但是这种想法做起来是不容易的,即使是以小额的资本获得成功,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必须拥有集中的破坏力,才能发挥建设的效果。正如使用零散的射击是不易射中靶心的,但
若凝视目标即可储存力量。
若凝视目标即可储存力量。
这家药厂的老板詹俊耀,由台湾到日本已 2O余年。当初到日本时,身无分文,至今已成为一名大企业家。他在旅日的华侨中,可以说是发展最迅速的。在战争刚结束的动荡不安的时期,即使是在自己国家的日本人,要得到好机会也有如登天一样困难。
詹俊耀在台北曾经营过药局。当时因事到日本未,虽然身上带了一点钱,但是并没有什么多余。好运固然不会自己上门,但他也不自暴自弃。
“干脆全部跟运气一赌,管他是成功还是失败。”
有人找他投资企业时这么说,但他心里却一直控制着自已:
“不!我要做更合适于自己的事业,我相信一定可以找到的,只是还没碰上而已。”
然后就耐心地等待着机会来临。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他也不会浪费时间。就在此时,有人问他要不要购买瑞士制造胄肠药的远东代理权。这必须要有药物知识的人才行。恰好他在台北是经营药局的,药物知识很丰富。于是,当别人还在犹像不决时,他的第六感告诉他:“就是这个!”因此便把从台北带来的钱统统拿出来,买下了代理权,这便是他踏上康庄大道的开始。这个好运就这样被他抓住了。有一段时期,这种药简直供不应求。在亚洲,恐怕日本人是最爱买药的了。而且,也最欢迎由欧美进口的药;加上当时饮食逐渐丰富,东西一吃多,就需要胃肠药。所以,欧美出品的药便一窝蜂拥进了日本。
不久之后,詹俊耀也开始朝电子业发展,继而从电晶体收音机、电脑到建筑材料,甚至意大利酒的酿造也都插手经营。最近还大量制造卡式录音带,一年的外销总金额达 300万美金以上。
华侨对于中药较熟悉,能经营西药而一举成功,当然也有他的见识所在,这种决定是某于理性才做得出来的。
钱,要化零为整运用,这不仅适用于投资,也是使用任何金钱的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