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少年隆美尔
1891 年11 月15 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埃尔温家族,却意义非凡。
这一天,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一位元帅,他在德意志仗剑起家、以剑立国的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温床里,逐渐成了二战元凶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这个人就是闻名于史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在家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卡尔,仅仅为了逃避期末的考试而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不久便死于疟疾。隆美尔的妹妹海伦,步父亲的后尘成了一名教师,并且献身于教育事业,终身未嫁。他最小的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是一直到1977 年去世时仍然成绩平平。
幼年时代的隆美尔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都不感兴趣,直到10 岁时他才逐渐活泼起来。他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都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渐渐地,小隆美尔也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比如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
1898 年,隆美尔7 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
可是,海登海姆当地没有小学,他父母便让他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这样,以后就能够进入阿伦(德国南部一座城市)的小学读书。1900 年,隆美尔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就读了5 年。1908 年秋,他开始在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5 年级读书,一年后升上六年级,这成了隆美尔从军前的最高学历。
这家中学的全名是格蒙登斯瓦比亚镇中学,这个名称在隆美尔的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当他日后跻身将军、元帅之列时,与那些有着显赫家世、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行相比,心里总是自惭形秽,忆起当年这个普通的中学。
虽然后来隆美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青少年时代,他仍是个面色苍白、体弱多病的孩子,因此,他从不曾下决心去做一名军人,尤其是当哥哥投笔从戎后,他更觉得军旅生涯与自己无缘。
但是,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军人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德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大力扩充军备,军人成为第一热门的职业。尽管隆美尔本人并不太乐意从军,但是知子莫如父,老隆美尔看出隆美尔的性格绝对适合从军,他鼓励儿子,并且把自己的学生和儿子推荐给军队,比如在写给伍尔登堡军队的信中,老隆美尔就这样说 :“他,健壮、可靠,是一名很好的体操运动员 。”但是,不幸的是炮兵和工兵都拒绝了隆美尔的申请。1910 年3 月,第124 伍尔登堡步兵团通知他去报到,并进行了体格检查,医生发现他除有腹股疝外,其他方面均属正常。他的父亲特地为他安排了一次必要的手术,还给他买了一套军官候补生的军服。7 月19 日,离开医院后的第6 天,隆美尔加入了自己的团队,此时他刚刚满18 岁。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 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 年3 月,又被送到但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德国的领土,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波兰,现在仍属波兰领土)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 按照德国军制,军官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院校来培养。当时的军事院校主要接纳出身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加以训练。但是由于军队中的军官总是配备不齐,加上不断扩军使军官缺额更多,军事院校也接收了一批小资产阶级、僧侣、官吏、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隆美尔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比较幸运的。
但泽是个非常美丽的港口城市,到处都有宏伟的建筑。在当地驻军的军官团体中定期举行正式舞会,但泽市民们的女儿经常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娱乐活动。
军官候补生们也常常有幸光临,年轻的隆美尔便是经常光临者之一。在这儿,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一位别有风姿、漂亮而又苗条的姑娘所吸引,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他们相爱了,开始了他们之间漫长的罗曼史。
1911 年11 月,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由于他在校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完成军事科目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射击、体操、击剑和骑马等训练项目,所以校长给他的评语是,在射击和操练方面“相当出色 ”,体操、击剑、骑马“也能胜任 ”,不过,校长有些忧虑地说 :“他身材中等,瘦弱,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另外,还说:“这个小伙子性格倔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满腔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 。”军校校长有先见之明的总结说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军人 。”
第二章 初露锋芒
从军校毕业之后,1912 年1 月,隆美尔被授
予中尉军衔,随后回到第124 步兵团。该团驻扎在
靠近斯图加特的威卡尔登的一座古老修道院里。在随
后的两年里,隆美尔一直在那里训练新兵。
训练内容除了军事方面的外,还要向士兵们灌输
由普鲁士创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
帝国”的思想;这个帝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社
会结构都是完美无缺的;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捍
卫现存的一切。隆美尔灌输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
固着自己的信仰。由于他发自内心的出色的工作,隆
美尔赢得了该团团长斯坦因上校的赞扬,说他“全身
心地工作 ”,“多有成就 ”,是一位很有希望的军官。
除了枯燥单调的军事训练外,隆美尔的大部分业
余时间都用来给露西写情书。他把情书秘密地转交到
露西所在的邮局,以免信件被她母亲截收。露西则把
自己的照片作为明信片寄给他,那时她刚好在探戈舞
比赛中获胜,对自己的表情、容貌当然是很有信心。
露西是意大利和波兰的混合血统,出落的愈来愈漂亮。
因此,隆美尔越加真心实意地爱着露西。他既不抽烟
也不喝酒,和威尔登当地的女人更是全无来往,几乎
每天都要给露西写信,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因
为隆美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与露西分开
着。当然,客观的说,信的内容比较干瘪。此时欧洲
大陆已是战云密布。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一
方的同盟国集团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一方的协约
国集团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终于,在1914 年
的6 月28 日,爆发了奥匈帝国皇太子旨朗茨·斐迪
南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击毙的事件,德皇威廉二世立即
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宣布德国进入
“战争危急状态 ”,8 月1 日宣布总动员,点燃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这时隆美尔已被派到离家乡不远的乌尔姆第49
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德军统帅部十分重视炮
兵建设,德军每个步兵师都有1 个105 毫米榴弹炮
营,每个军有1 个150 毫米榴弹炮营。集团军则配
备了独立重炮兵营。尽管它的炮兵训练水平不是第一
流的,但这种经历使隆美尔有机会掌握了这一技术兵
种的专门知识,为他将来很快胜任合成军队指挥官提
供了便利条件。
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隆美尔对战争是异常敏感
的。他在回忆录的原稿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所见所
闻和感受:
乌尔姆1914 年7 月31 日
德国农村要想摆脱战争灾难的威胁实在不容易。
坟墓和忧心忡忡的面孔随处可见,古怪的谣言以光一
般的速度四处传播着,天一亮,人们便一个接一个地
拥挤在报摊周围。
大约清晨7 点,第49 野战炮团第4 连踏着整齐
的步伐走在城市古老的鹅卵石路上。队列前头是团队
的军乐队。《保卫莱茵 》的乐曲在狭窄的街道上空回
响,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男女老幼的声音一起加入
了这雄壮的旋律。
。。。。。。
对于我来说,这是在炮兵队伍中最后一次操练。。。。。。
由于局势变得一天比一天紧张,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
返回自己的老团队中去,这个连队近两年的新兵都是
我训练的。
。。。。。。
1914 年7 月设在坚固的威尔卡登修道院里的
团队营房就像一个繁忙的蜂巢,士兵们全都穿上了土
灰色的军装。我回去报到,重新和第7 连的部下聚在
一起,很可能,我将带领他们参加战斗。
。。。。。。
隆美尔的预感是正确的。德国在宣布总动员的当
天,就向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运送军队。隆美尔在部
队穿越斯瓦比亚地区时和母亲、两个兄弟和妹妹简短
地会了面,随后在科威汉姆登上火车。
但是由于德国军队没有足够的优势兵力给法国以
歼灭性打击,所以它速战速决的战略破产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战。这对德国是
很不利的。但是就隆美尔个人来说,他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当中却是相当幸运的。他在战壕里度过的时间很
少,更多的时间是在较为自由的步兵战斗中度过的。
一旦投入战争,隆美尔便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 斗
兽”特性:冷酷、狡诈、粗暴、坚韧不拔和果敢机智。
隆美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
里。他一连24 小时都在巡逻,几乎没有合眼睡上一
觉,搞得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恰恰就在这时,一队
大约有20 人的法国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由于措手
不及,法军很快占领了村庄。隆美尔立即带领部下发
起反击,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向法军冲了过去,几
乎就在同时他开始了射击,几名法军应声倒地,残存
者发起了反击,他的左腿被一颗步枪流弹打伤了。但
隆美尔依然坚持战斗,有趣的是,他用一支空步枪同
三个法国兵周旋,最终俘虏了他们。为此隆美尔荣获
了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在整个战
略中谈不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却给了隆美尔第
一次实践的机会,并在他军旅生涯的开端为自己从事
这一职业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从这场战役开始,隆
美尔就形成了自己的战斗风格,即不论作战规模大小,
只要有机会,一般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法。
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
在全团还是第一次将如此高的荣誉授予一个中尉。
那是因为又一场令人疲惫的壕战,正当打得难分
难解的时刻,隆美尔带领一队士兵爬过100 码带刺
的铁丝网,闯进了法军的主要阵地。他们来得是那样
突然,阵地上的法军几乎惊呆了,就在他们还未反应
过来的同时,德军迅速占领了四个地堡,并且凭借这
些地堡打退了法军一个营的反攻。在敌人调派大批军
队,重新组织反攻前,隆美尔带领士兵迅速撤出了阵
地。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
1915 年9 月,隆美尔晋升为上尉。这时他的
哥哥卡尔在土耳其战场作战,因此他很希望自己也被
派往新的土耳其战场。他甚至已经开始自学土耳其语
言了,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被派到了新组建的伍尔
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 连指挥官。组建山地营并非要把
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作战,而主要是把它的各个连单
独运用到山地进攻行动中,这是隆美尔喜欢干的事情。
因此,虽然没有被分到土耳其,隆美尔还是挺高兴的,
因为在这种特种突击部队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发挥机
动作战的特长。
此时的隆美尔,因为在这个职业上的出类拔萃,
一反少年时的志向,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是名军人。
他手下的一位排长西奥多·威尔纳回忆说 :“当我第
一次见到隆美尔时,他是一名纤弱的,有点书生气的
青年。但同时,他身上有一种神圣的热情,被这种热
情所鼓舞,他总是渴望立即行动。他的这种精神渗入
了大团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被他那主动、勇敢、豪
爽而又令人眩惑的行为所鼓舞,被他富于魅力的性格
所吸引,在这种影响下,经过训练过的士兵都会成为
真正的战士。战斗中的隆美尔还有一种特性,就是无
论怎样劳累,他似乎永远不会疲倦,他仿佛看透了敌
人,知道他们可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的作战计划
往往是惊人的、出于本能而又自然而然的,很少有含
混不清的情况。他具有一种罕见的想象力,这使他能
够在最棘手的情况下找出最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在
危急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地召唤我们跟随着他,仿
佛根本无所畏惧。我们都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并无
限地忠诚于他 。”
1916 年11 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罗马尼亚,
德军和俄军正在那里激战,隆美尔获准回去与露西完
婚,11 月27 日他们在但泽举行了结婚仪式,那里
是他们的爱情发源地,自然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婚后不久,隆美尔即返回前线,指挥着一支从全
营各山地连抽出3 名至7 名士兵组成的先遣队在罗马
尼亚境内作战。在那里,隆美尔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
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中,他趁着
夜色潜入到位于敌军战线后方近10 公里远的戈根斯
特村,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潜伏在村外的田野上,直到
深夜,敌人已沉沉进入梦乡后,他突然发起进攻,4
00 多名罗马尼亚官兵睡眼惺松地钻出被窝,稀里糊
涂地做了俘虏。这场战斗不久,隆美尔和他的战斗队
就被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俄国前线战斗,在那里,
隆美尔负伤坚持战斗两星期,于9 月26 日,被调往
一个更为紧迫的战场——意大利北部。
这里的战场与法国截然不同——高耸的山峰、无
底的深谷、陡立的峭壁、盘绕山梁的迷雾和湍急的河
流,使这个战场在天然上便让人望而生畏。也正因为
这个山区的地理位置,使意大利与奥匈帝国都要得到
它,为此双方已进行了11 次交战,意大利军队越战
越猛,逐渐陷于困境的奥匈军队被迫向德军求援。德
国便组建了由奥托·冯·贝罗将军指挥的第14 军团
开往伊松索前线,隆美尔便在其中。
伊松索防线的制高点是高耸入云的蒙特山、库克
山、科罗弗拉山脊和1114 号高地。每个制高点都
有好几万名意大利士兵构造精良的大炮控制着。青年
军官们都为得这些制高点而努力着,因为这可以帮助
他们获得荣誉。
隆美尔和他的部下为突破科罗弗拉阵地进行了激
烈的战斗,但是他们面前是构筑坚实的混凝土炮兵阵
地,全部由顽强的机枪手掩护,正面进攻几乎是没有
胜利的可能。于是,在一天夜里,隆美尔悄悄侦察了
敌人的防御工事,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天蒙蒙亮
时,他的先遣部队便插入了意大利布防的前沿,三个
小时后就攻克了库克山。意大利人发现隆美尔突然出
现在自己的后方,顿时陷入一片恐慌,整个防线开始
崩溃,德国步兵乘势从突破口涌入。
这枚功勋奖章却被舒尔纳中尉拿走了。因为他率
领的部队最先到达了1114 号高地——整个科罗弗
拉山脊的咽喉。
隆美尔感到非常愤怒,他认为这枚勋章应该是他
的。但无济于事。隆美尔在沉默中接受了他的第一次
不公正待遇。
这次挫折过后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次机会可
以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最高勋章。冯·贝罗将军明确地
许诺,第一个登上意大
1891 年11 月15 日,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极平常的日子,然而对于埃尔温家族,却意义非凡。
这一天,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一位元帅,他在德意志仗剑起家、以剑立国的浓厚军国主义色彩的温床里,逐渐成了二战元凶希特勒的爱将之一。他不仅在世时声名显赫,而且死后也魔力不减。
这个人就是闻名于史的“沙漠之狐”隆美尔。
隆美尔在家排行第二。他的哥哥卡尔,仅仅为了逃避期末的考试而自愿从军,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了一名陆军侦察机领航员,不久便死于疟疾。隆美尔的妹妹海伦,步父亲的后尘成了一名教师,并且献身于教育事业,终身未嫁。他最小的弟弟杰哈德,立志当一名歌剧演唱家,但是一直到1977 年去世时仍然成绩平平。
幼年时代的隆美尔体弱多病,很少参加孩子们的游戏,对竞技、体育等都不感兴趣,直到10 岁时他才逐渐活泼起来。他开始参加体育锻炼,打网球、骑自行车、滑冰都是他喜爱的运动项目。渐渐地,小隆美尔也具备了斯瓦比亚人通常所有的一些特征,比如强壮、自信、倔强、节俭和实用主义。
1898 年,隆美尔7 岁了,到了上学的年龄。
可是,海登海姆当地没有小学,他父母便让他从私人教师那里学习必要的知识,这样,以后就能够进入阿伦(德国南部一座城市)的小学读书。1900 年,隆美尔考进了一所拉丁学校并在那里就读了5 年。1908 年秋,他开始在格蒙登皇家现代中学5 年级读书,一年后升上六年级,这成了隆美尔从军前的最高学历。
这家中学的全名是格蒙登斯瓦比亚镇中学,这个名称在隆美尔的心中印象深刻,因为当他日后跻身将军、元帅之列时,与那些有着显赫家世、并且受过良好教育的同行相比,心里总是自惭形秽,忆起当年这个普通的中学。
虽然后来隆美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但青少年时代,他仍是个面色苍白、体弱多病的孩子,因此,他从不曾下决心去做一名军人,尤其是当哥哥投笔从戎后,他更觉得军旅生涯与自己无缘。
但是,德国是一个军国主义国家,军队在社会中占有优越的地位,军人们也享有种种特权,德国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了争夺世界霸权而大力扩充军备,军人成为第一热门的职业。尽管隆美尔本人并不太乐意从军,但是知子莫如父,老隆美尔看出隆美尔的性格绝对适合从军,他鼓励儿子,并且把自己的学生和儿子推荐给军队,比如在写给伍尔登堡军队的信中,老隆美尔就这样说 :“他,健壮、可靠,是一名很好的体操运动员 。”但是,不幸的是炮兵和工兵都拒绝了隆美尔的申请。1910 年3 月,第124 伍尔登堡步兵团通知他去报到,并进行了体格检查,医生发现他除有腹股疝外,其他方面均属正常。他的父亲特地为他安排了一次必要的手术,还给他买了一套军官候补生的军服。7 月19 日,离开医院后的第6 天,隆美尔加入了自己的团队,此时他刚刚满18 岁。3个月后他被提升为下士,6 个月后成了一名军士,1911 年3 月,又被送到但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属于德国的领土,大战后根据凡尔赛条约割让给波兰,现在仍属波兰领土)皇家军官候补生学校。 按照德国军制,军官主要是通过专门的军事院校来培养。当时的军事院校主要接纳出身于贵族和资产阶级的青年人加以训练。但是由于军队中的军官总是配备不齐,加上不断扩军使军官缺额更多,军事院校也接收了一批小资产阶级、僧侣、官吏、知识分子出身的人。隆美尔就是这批人中的一个,这对他来说应该是比较幸运的。
但泽是个非常美丽的港口城市,到处都有宏伟的建筑。在当地驻军的军官团体中定期举行正式舞会,但泽市民们的女儿经常被邀请参加这样的娱乐活动。
军官候补生们也常常有幸光临,年轻的隆美尔便是经常光临者之一。在这儿,他的注意力很快便被一位别有风姿、漂亮而又苗条的姑娘所吸引,她的名字叫露西·莫琳。他们相爱了,开始了他们之间漫长的罗曼史。
1911 年11 月,隆美尔从军官候补生学校毕业,由于他在校时把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完成军事科目上,专心致志地进行射击、体操、击剑和骑马等训练项目,所以校长给他的评语是,在射击和操练方面“相当出色 ”,体操、击剑、骑马“也能胜任 ”,不过,校长有些忧虑地说 :“他身材中等,瘦弱,体格相当糟糕,而且很虚弱,”另外,还说:“这个小伙子性格倔强,有极大的意志力和满腔的热情??守纪律、时间观念强、自觉、友善、智力过人,有高度的责任感 。”军校校长有先见之明的总结说 :“总之,他是一个非常能干的军人 。”
第二章 初露锋芒
从军校毕业之后,1912 年1 月,隆美尔被授
予中尉军衔,随后回到第124 步兵团。该团驻扎在
靠近斯图加特的威卡尔登的一座古老修道院里。在随
后的两年里,隆美尔一直在那里训练新兵。
训练内容除了军事方面的外,还要向士兵们灌输
由普鲁士创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即将成为一个“世界
帝国”的思想;这个帝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和社
会结构都是完美无缺的;军人的职责就是不惜一切捍
卫现存的一切。隆美尔灌输别人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加
固着自己的信仰。由于他发自内心的出色的工作,隆
美尔赢得了该团团长斯坦因上校的赞扬,说他“全身
心地工作 ”,“多有成就 ”,是一位很有希望的军官。
除了枯燥单调的军事训练外,隆美尔的大部分业
余时间都用来给露西写情书。他把情书秘密地转交到
露西所在的邮局,以免信件被她母亲截收。露西则把
自己的照片作为明信片寄给他,那时她刚好在探戈舞
比赛中获胜,对自己的表情、容貌当然是很有信心。
露西是意大利和波兰的混合血统,出落的愈来愈漂亮。
因此,隆美尔越加真心实意地爱着露西。他既不抽烟
也不喝酒,和威尔登当地的女人更是全无来往,几乎
每天都要给露西写信,这个习惯一直保留了下来,因
为隆美尔一生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战场上,与露西分开
着。当然,客观的说,信的内容比较干瘪。此时欧洲
大陆已是战云密布。以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为一
方的同盟国集团同以英国、法国、俄国为一方的协约
国集团正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终于,在1914 年
的6 月28 日,爆发了奥匈帝国皇太子旨朗茨·斐迪
南被塞尔维亚爱国者击毙的事件,德皇威廉二世立即
极力怂恿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并宣布德国进入
“战争危急状态 ”,8 月1 日宣布总动员,点燃了第
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
这时隆美尔已被派到离家乡不远的乌尔姆第49
野战炮团的一个炮兵连服役。德军统帅部十分重视炮
兵建设,德军每个步兵师都有1 个105 毫米榴弹炮
营,每个军有1 个150 毫米榴弹炮营。集团军则配
备了独立重炮兵营。尽管它的炮兵训练水平不是第一
流的,但这种经历使隆美尔有机会掌握了这一技术兵
种的专门知识,为他将来很快胜任合成军队指挥官提
供了便利条件。
作为一名年轻的军官,隆美尔对战争是异常敏感
的。他在回忆录的原稿中生动地描写了当时的所见所
闻和感受:
乌尔姆1914 年7 月31 日
德国农村要想摆脱战争灾难的威胁实在不容易。
坟墓和忧心忡忡的面孔随处可见,古怪的谣言以光一
般的速度四处传播着,天一亮,人们便一个接一个地
拥挤在报摊周围。
大约清晨7 点,第49 野战炮团第4 连踏着整齐
的步伐走在城市古老的鹅卵石路上。队列前头是团队
的军乐队。《保卫莱茵 》的乐曲在狭窄的街道上空回
响,所有的窗子都敞开着,男女老幼的声音一起加入
了这雄壮的旋律。
。。。。。。
对于我来说,这是在炮兵队伍中最后一次操练。。。。。。
由于局势变得一天比一天紧张,我必须不惜任何代价
返回自己的老团队中去,这个连队近两年的新兵都是
我训练的。
。。。。。。
1914 年7 月设在坚固的威尔卡登修道院里的
团队营房就像一个繁忙的蜂巢,士兵们全都穿上了土
灰色的军装。我回去报到,重新和第7 连的部下聚在
一起,很可能,我将带领他们参加战斗。
。。。。。。
隆美尔的预感是正确的。德国在宣布总动员的当
天,就向法国和比利时的边境运送军队。隆美尔在部
队穿越斯瓦比亚地区时和母亲、两个兄弟和妹妹简短
地会了面,随后在科威汉姆登上火车。
但是由于德国军队没有足够的优势兵力给法国以
歼灭性打击,所以它速战速决的战略破产了,第一次
世界大战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堑壕战。这对德国是
很不利的。但是就隆美尔个人来说,他在第一次世界
大战当中却是相当幸运的。他在战壕里度过的时间很
少,更多的时间是在较为自由的步兵战斗中度过的。
一旦投入战争,隆美尔便充分显示出了自己的“ 斗
兽”特性:冷酷、狡诈、粗暴、坚韧不拔和果敢机智。
隆美尔参加的第一场战斗是在比利时的一个村庄
里。他一连24 小时都在巡逻,几乎没有合眼睡上一
觉,搞得筋疲力尽,饥肠辘辘。恰恰就在这时,一队
大约有20 人的法国兵向他们发起了进攻,由于措手
不及,法军很快占领了村庄。隆美尔立即带领部下发
起反击,他大叫一声,一跃而起向法军冲了过去,几
乎就在同时他开始了射击,几名法军应声倒地,残存
者发起了反击,他的左腿被一颗步枪流弹打伤了。但
隆美尔依然坚持战斗,有趣的是,他用一支空步枪同
三个法国兵周旋,最终俘虏了他们。为此隆美尔荣获
了二级铁十字勋章。这次战斗的规模很小,在整个战
略中谈不上有什么重要的意义,但是却给了隆美尔第
一次实践的机会,并在他军旅生涯的开端为自己从事
这一职业树立了很强的自信心。从这场战役开始,隆
美尔就形成了自己的战斗风格,即不论作战规模大小,
只要有机会,一般都采取先发制人的打法。
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枚一级铁十字勋章,这
在全团还是第一次将如此高的荣誉授予一个中尉。
那是因为又一场令人疲惫的壕战,正当打得难分
难解的时刻,隆美尔带领一队士兵爬过100 码带刺
的铁丝网,闯进了法军的主要阵地。他们来得是那样
突然,阵地上的法军几乎惊呆了,就在他们还未反应
过来的同时,德军迅速占领了四个地堡,并且凭借这
些地堡打退了法军一个营的反攻。在敌人调派大批军
队,重新组织反攻前,隆美尔带领士兵迅速撤出了阵
地。战斗进行得干净、利落。
1915 年9 月,隆美尔晋升为上尉。这时他的
哥哥卡尔在土耳其战场作战,因此他很希望自己也被
派往新的土耳其战场。他甚至已经开始自学土耳其语
言了,然而事与愿违,他还是被派到了新组建的伍尔
登堡山地营担任第2 连指挥官。组建山地营并非要把
它作为一个整体投入作战,而主要是把它的各个连单
独运用到山地进攻行动中,这是隆美尔喜欢干的事情。
因此,虽然没有被分到土耳其,隆美尔还是挺高兴的,
因为在这种特种突击部队中,他有更多的机会发挥机
动作战的特长。
此时的隆美尔,因为在这个职业上的出类拔萃,
一反少年时的志向,觉得自己天生就应该是名军人。
他手下的一位排长西奥多·威尔纳回忆说 :“当我第
一次见到隆美尔时,他是一名纤弱的,有点书生气的
青年。但同时,他身上有一种神圣的热情,被这种热
情所鼓舞,他总是渴望立即行动。他的这种精神渗入
了大团队的生活,每一个人都被他那主动、勇敢、豪
爽而又令人眩惑的行为所鼓舞,被他富于魅力的性格
所吸引,在这种影响下,经过训练过的士兵都会成为
真正的战士。战斗中的隆美尔还有一种特性,就是无
论怎样劳累,他似乎永远不会疲倦,他仿佛看透了敌
人,知道他们可能作出什么样的反应。他的作战计划
往往是惊人的、出于本能而又自然而然的,很少有含
混不清的情况。他具有一种罕见的想象力,这使他能
够在最棘手的情况下找出最意想不到的解决办法。在
危急关头,他总是身先士卒地召唤我们跟随着他,仿
佛根本无所畏惧。我们都把他当作偶像来崇拜,并无
限地忠诚于他 。”
1916 年11 月下旬,山地营被调往罗马尼亚,
德军和俄军正在那里激战,隆美尔获准回去与露西完
婚,11 月27 日他们在但泽举行了结婚仪式,那里
是他们的爱情发源地,自然别有一番纪念意义。
婚后不久,隆美尔即返回前线,指挥着一支从全
营各山地连抽出3 名至7 名士兵组成的先遣队在罗马
尼亚境内作战。在那里,隆美尔又轻而易举地取得了
一系列战役的胜利。在一次独立作战行动中,他趁着
夜色潜入到位于敌军战线后方近10 公里远的戈根斯
特村,忍受着刺骨的寒风潜伏在村外的田野上,直到
深夜,敌人已沉沉进入梦乡后,他突然发起进攻,4
00 多名罗马尼亚官兵睡眼惺松地钻出被窝,稀里糊
涂地做了俘虏。这场战斗不久,隆美尔和他的战斗队
就被调往法国,随后又返回俄国前线战斗,在那里,
隆美尔负伤坚持战斗两星期,于9 月26 日,被调往
一个更为紧迫的战场——意大利北部。
这里的战场与法国截然不同——高耸的山峰、无
底的深谷、陡立的峭壁、盘绕山梁的迷雾和湍急的河
流,使这个战场在天然上便让人望而生畏。也正因为
这个山区的地理位置,使意大利与奥匈帝国都要得到
它,为此双方已进行了11 次交战,意大利军队越战
越猛,逐渐陷于困境的奥匈军队被迫向德军求援。德
国便组建了由奥托·冯·贝罗将军指挥的第14 军团
开往伊松索前线,隆美尔便在其中。
伊松索防线的制高点是高耸入云的蒙特山、库克
山、科罗弗拉山脊和1114 号高地。每个制高点都
有好几万名意大利士兵构造精良的大炮控制着。青年
军官们都为得这些制高点而努力着,因为这可以帮助
他们获得荣誉。
隆美尔和他的部下为突破科罗弗拉阵地进行了激
烈的战斗,但是他们面前是构筑坚实的混凝土炮兵阵
地,全部由顽强的机枪手掩护,正面进攻几乎是没有
胜利的可能。于是,在一天夜里,隆美尔悄悄侦察了
敌人的防御工事,终于发现了一个突破口。天蒙蒙亮
时,他的先遣部队便插入了意大利布防的前沿,三个
小时后就攻克了库克山。意大利人发现隆美尔突然出
现在自己的后方,顿时陷入一片恐慌,整个防线开始
崩溃,德国步兵乘势从突破口涌入。
这枚功勋奖章却被舒尔纳中尉拿走了。因为他率
领的部队最先到达了1114 号高地——整个科罗弗
拉山脊的咽喉。
隆美尔感到非常愤怒,他认为这枚勋章应该是他
的。但无济于事。隆美尔在沉默中接受了他的第一次
不公正待遇。
这次挫折过后不久,隆美尔又获得了一次机会可
以得到普鲁士军队的最高勋章。冯·贝罗将军明确地
许诺,第一个登上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