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8章 961另一个故事
第968章961.另一个故事
“当然能卖掉。”郑鑫鑫神秘兮兮,又有点自豪的说道,“我是先卖掉了才来找的强叔给我配货。”
诶?
这倒是新鲜,先有了客源,再来找货源。
策略挺靠谱啊,并不像昨天郑桓说的瞎搞嘛。
等等,还说要做出口来着。
骆一航直接问了一句,“你哪儿找的客源,你要的东西可不少啊。听说还要开拓海外?”
“骆叔您知道了?”郑鑫鑫惊讶问道。
骆一航同样坦诚,“昨天你爸聊起过,说你打算自己单干,还要做海外贸易。”
这是把郑桓给卖了啊。
嗯,跟儿子卖老子,毫无压力。
郑鑫鑫撇撇嘴,又笑道:“我爸是不是跟您说我刚学会走就想跑,用他的钱,用他的人,还用他的地方,反正就是瞎胡闹。”
猜的太对了,骆一航没答话。
那就是默认了呗。
郑鑫鑫话匣子打开,非常的无奈,“我承认我是让我爸帮忙了,但又不是白帮,我给他算投资人,天使轮,给他留股份了。他啊,就是老顽固……”
然后,从郑鑫鑫的嘴里,听到了另一个故事。
非常简单的故事。
郑鑫鑫留学回来,先没找工作,在家里啃老。
郑桓就有点意见,老一辈的思想嘛,随便找个工作活先干着,哪怕骑驴找马呢,挺大的人闲待着算怎么回事嘛。
但是郑鑫鑫想的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男怕入错行,谨慎着找个合适的。反正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非得指着他赚钱养家。
两个想法,都不能说错。
但是,父子俩就有点矛盾。
后来丰收节之后,郑桓被骆一航影响,打算搞网络营销,自己不会干,就交给儿子。
郑鑫鑫这条路也不错,挺感兴趣,摊子支起来心气挺高。
父子俩和好,亲亲热热忙事业。
结果没两天又闹矛盾了。
郑桓想的是添了那么多设备,拍了那么多内容,赶紧见成效啊,多多少少的开几单,卖卖货,不说赚多少钱,收集一下市场反应,好明确方向啊。
郑鑫鑫想的却是开单不着急,甚至网络营销不为卖货,主要是确立企业形象,建立品牌认知。
俩人一个当销售渠道,一个当市场推广了。
再后来就是豌豆颠,以吃助农时候。
小赵帮郑鑫鑫捋清了思路,造人设,拍带剧情的搞笑短片。
其实是站在了郑鑫鑫一头,形象建立起来了,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开几场直播带货水到渠成的事情,销量还真不错。
这个阶段,父子俩又和好了。
这回和好的时间比较长,一年多。
但是吧,稳定下来之后。
又又有矛盾了。
当老子的嘛,看儿子干的事,总想着插插手,按照自己的心意掰一掰,他也是好心,担心儿子年轻,走弯路。
郑桓在商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经验足啊。郑鑫鑫他有自己的想法,觉得郑桓总是瞎干涉,明明不懂,还总要掺和,不按照他的心意来就发火。
往小里说是不信任,往大里说就是为了显示他大家长的权威。
不过让郑鑫鑫动心思自己搞一摊,父子俩有矛盾只是其一。
更主要的是,郑好味的生意蒸蒸日上,规模不断飙升,年产值从四千多万飙升到3.2亿,甚至进入天汉市百强企业。
郑鑫鑫觉着这一切跟他关系不大。
一是他老爸郑桓搭上了骆一航这条线,弄到了灵魂油辣子。
二是大环境好,随着天汉旅游和知名度不断扩大,本地特产和美食名气大增,作为天汉最有名的面皮,而且是最知名的即食面皮品牌,郑好味随风而起。
因此,郑鑫鑫想要证明自己,自己单独开辟一条道路。
——
这个故事跟昨天郑桓说的不太一样。
里面有父子关系,有理念不合,有年轻人想独立。
乱成一锅粥的故事。
骆一航不想管他家的家务事,也不打算向着谁说话。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就当个乐子听,听完就完。
关注当下,满足好奇心。
“你怎么想起来直接做外贸的?你从哪里找的客源?靠谱么?”
骆一航一连三问。
郑鑫鑫回答的特别肯定,“客源绝对靠谱。我做外贸是因为一个契机。”
“我弄短视频,不是挺火的么,粉丝数也七十来万了,有好几条播放量也破千万了。有一个当初留学时候认识的老大哥联系上我了,说我家里开食品厂的,竟然好几年都没说,跟我哭诉一通,非要让我给他寄吃的,给钱给运费都行。我一想,这是个路子啊。”
说起当年留学那会儿的事,郑鑫鑫可激动了,吐沫横飞的。
“骆叔、强叔,您是不知道,留子苦啊,英国留子更苦。”
“英国那菜单,真跟厕纸似的,两张纸全能写满咯,纯纯的美食荒漠。”
“炸鱼薯条又咸又腥,它还是软的。”
“大羊肚包上碎肉,第一口还行,第二口就凉了,羊油它糊嗓子,恨不得拿勺往下刮。”
“还有那派,外面酥皮,里面齁甜,咬一口噗噗喷沫子。”
听的骆一航和强娃这个乐啊,“日不落帝国,抢了全世界好几百年,就吃这玩意?他就没抢点好东西?”
郑鑫鑫皱着眉头摆摆手,“比我说的还夸张,它真的啥都没有。平时我啃个干巴面包,啃个三明治就是一顿饭。我这还算对自己好的,他们当地人,啃个包菜就算午饭,真包菜,生的,就那么生啃。”
这也太夸张了吧,强娃十分不能理解。
要让他吃那玩意,他死的心都有了,会觉着生活一片黑暗,一丝丝希望都没有啊。
他自己随便吃点,也得弄俩菜一个汤呢。
强娃这是忘了,当初他自己开农资站的时候,每天三顿饭,一顿面皮两顿炒面的时候了。
那主要是懒,镇上就俩饭馆,吃了好几年,都要吃吐了。
但是,强娃也没亏了自己啊,刘漂亮的烧烤店,他都吃成熟客,熟到喝多了俩人挤一张床上睡的地步。
反正,强娃身上每一斤肉都不是白长的。
而郑鑫鑫就不一样了。
“您见过我小时候的照片么,我高中时候可胖了,一百六十斤,从英国回来,上称一称,一百一十六……”
(本章完)
“当然能卖掉。”郑鑫鑫神秘兮兮,又有点自豪的说道,“我是先卖掉了才来找的强叔给我配货。”
诶?
这倒是新鲜,先有了客源,再来找货源。
策略挺靠谱啊,并不像昨天郑桓说的瞎搞嘛。
等等,还说要做出口来着。
骆一航直接问了一句,“你哪儿找的客源,你要的东西可不少啊。听说还要开拓海外?”
“骆叔您知道了?”郑鑫鑫惊讶问道。
骆一航同样坦诚,“昨天你爸聊起过,说你打算自己单干,还要做海外贸易。”
这是把郑桓给卖了啊。
嗯,跟儿子卖老子,毫无压力。
郑鑫鑫撇撇嘴,又笑道:“我爸是不是跟您说我刚学会走就想跑,用他的钱,用他的人,还用他的地方,反正就是瞎胡闹。”
猜的太对了,骆一航没答话。
那就是默认了呗。
郑鑫鑫话匣子打开,非常的无奈,“我承认我是让我爸帮忙了,但又不是白帮,我给他算投资人,天使轮,给他留股份了。他啊,就是老顽固……”
然后,从郑鑫鑫的嘴里,听到了另一个故事。
非常简单的故事。
郑鑫鑫留学回来,先没找工作,在家里啃老。
郑桓就有点意见,老一辈的思想嘛,随便找个工作活先干着,哪怕骑驴找马呢,挺大的人闲待着算怎么回事嘛。
但是郑鑫鑫想的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男怕入错行,谨慎着找个合适的。反正家里又不是揭不开锅,非得指着他赚钱养家。
两个想法,都不能说错。
但是,父子俩就有点矛盾。
后来丰收节之后,郑桓被骆一航影响,打算搞网络营销,自己不会干,就交给儿子。
郑鑫鑫这条路也不错,挺感兴趣,摊子支起来心气挺高。
父子俩和好,亲亲热热忙事业。
结果没两天又闹矛盾了。
郑桓想的是添了那么多设备,拍了那么多内容,赶紧见成效啊,多多少少的开几单,卖卖货,不说赚多少钱,收集一下市场反应,好明确方向啊。
郑鑫鑫想的却是开单不着急,甚至网络营销不为卖货,主要是确立企业形象,建立品牌认知。
俩人一个当销售渠道,一个当市场推广了。
再后来就是豌豆颠,以吃助农时候。
小赵帮郑鑫鑫捋清了思路,造人设,拍带剧情的搞笑短片。
其实是站在了郑鑫鑫一头,形象建立起来了,有了一定粉丝基础,开几场直播带货水到渠成的事情,销量还真不错。
这个阶段,父子俩又和好了。
这回和好的时间比较长,一年多。
但是吧,稳定下来之后。
又又有矛盾了。
当老子的嘛,看儿子干的事,总想着插插手,按照自己的心意掰一掰,他也是好心,担心儿子年轻,走弯路。
郑桓在商界摸爬滚打这么多年了,经验足啊。郑鑫鑫他有自己的想法,觉得郑桓总是瞎干涉,明明不懂,还总要掺和,不按照他的心意来就发火。
往小里说是不信任,往大里说就是为了显示他大家长的权威。
不过让郑鑫鑫动心思自己搞一摊,父子俩有矛盾只是其一。
更主要的是,郑好味的生意蒸蒸日上,规模不断飙升,年产值从四千多万飙升到3.2亿,甚至进入天汉市百强企业。
郑鑫鑫觉着这一切跟他关系不大。
一是他老爸郑桓搭上了骆一航这条线,弄到了灵魂油辣子。
二是大环境好,随着天汉旅游和知名度不断扩大,本地特产和美食名气大增,作为天汉最有名的面皮,而且是最知名的即食面皮品牌,郑好味随风而起。
因此,郑鑫鑫想要证明自己,自己单独开辟一条道路。
——
这个故事跟昨天郑桓说的不太一样。
里面有父子关系,有理念不合,有年轻人想独立。
乱成一锅粥的故事。
骆一航不想管他家的家务事,也不打算向着谁说话。
无错版本在6x9x书x吧读!6x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读
就当个乐子听,听完就完。
关注当下,满足好奇心。
“你怎么想起来直接做外贸的?你从哪里找的客源?靠谱么?”
骆一航一连三问。
郑鑫鑫回答的特别肯定,“客源绝对靠谱。我做外贸是因为一个契机。”
“我弄短视频,不是挺火的么,粉丝数也七十来万了,有好几条播放量也破千万了。有一个当初留学时候认识的老大哥联系上我了,说我家里开食品厂的,竟然好几年都没说,跟我哭诉一通,非要让我给他寄吃的,给钱给运费都行。我一想,这是个路子啊。”
说起当年留学那会儿的事,郑鑫鑫可激动了,吐沫横飞的。
“骆叔、强叔,您是不知道,留子苦啊,英国留子更苦。”
“英国那菜单,真跟厕纸似的,两张纸全能写满咯,纯纯的美食荒漠。”
“炸鱼薯条又咸又腥,它还是软的。”
“大羊肚包上碎肉,第一口还行,第二口就凉了,羊油它糊嗓子,恨不得拿勺往下刮。”
“还有那派,外面酥皮,里面齁甜,咬一口噗噗喷沫子。”
听的骆一航和强娃这个乐啊,“日不落帝国,抢了全世界好几百年,就吃这玩意?他就没抢点好东西?”
郑鑫鑫皱着眉头摆摆手,“比我说的还夸张,它真的啥都没有。平时我啃个干巴面包,啃个三明治就是一顿饭。我这还算对自己好的,他们当地人,啃个包菜就算午饭,真包菜,生的,就那么生啃。”
这也太夸张了吧,强娃十分不能理解。
要让他吃那玩意,他死的心都有了,会觉着生活一片黑暗,一丝丝希望都没有啊。
他自己随便吃点,也得弄俩菜一个汤呢。
强娃这是忘了,当初他自己开农资站的时候,每天三顿饭,一顿面皮两顿炒面的时候了。
那主要是懒,镇上就俩饭馆,吃了好几年,都要吃吐了。
但是,强娃也没亏了自己啊,刘漂亮的烧烤店,他都吃成熟客,熟到喝多了俩人挤一张床上睡的地步。
反正,强娃身上每一斤肉都不是白长的。
而郑鑫鑫就不一样了。
“您见过我小时候的照片么,我高中时候可胖了,一百六十斤,从英国回来,上称一称,一百一十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