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炮灰哥儿后我嫁了反派_分节阅读_212
几日后,京城中关于奕国公府两位少爷的传言又换了一个说法。据可靠消息,奕国公的两个儿子确实是嫡出,而那位国公夫人竟然是个哥儿!</p>
当年,先帝借着晏虞两家的婚事,打压了不少老臣。老臣们不敢对先帝有意见,不满自然全转移到了晏未岚身上。如今新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晏未岚风头无限,虞策也是连升两级,这两人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着实让人忌惮,若不趁着他们羽翼未丰的时候进行打压,等他们做了丞相太傅,朝中哪还有他们这些老臣的位置。</p>
以翰林院张阁老张嵇为首的一众老臣,得知奕国公夫人是哥儿的消息后,立刻着人去调查,发现确有此事后,高兴得不得了,连夜凑在一起,准备次日在早朝上联合参晏虞二家一本,这往大了说可是欺君之罪,即使不能要他们的脑袋,也能给其重创。</p>
次日早朝,张嵇等人精神抖擞,好似年轻了十岁。李湛将众人的神情一一收入眼底,议完南方十城减税一事后,道:“诸位还有何事要奏?”</p>
张嵇清了清嗓子,正欲出列,就见晏未岚和虞策先后站了出来。</p>
两人撩开官服的下摆,一同跪了下来:“臣等有罪。”</p>
张嵇等人暗暗交换着眼神。</p>
李湛道:“你们有何罪?”</p>
虞策拱手道:“臣弟虞笙,以哥儿之身参加科考,翰林院画考,臣知情不报,此为罪。”</p>
晏为岚接着道:“臣求先帝赐臣与臣妻婚,隐瞒其哥儿之身,此为罪。”</p>
张嵇反应过来,出列道:“皇上——”</p>
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太后驾到——”</p>
第94章</p>
自先帝驾崩后,林太后便带着李泫移居宜和园,只在李湛的登基大典上露过一次面。众臣皆以为他不问朝政,要带着小儿子安心过日子,也不知他今日忽然现身所为何事。</p>
林太后一袭素缟,缓缓步入殿中。他的长发剪短了不少,未曾像往日一般束冠,象征哥儿身份的眉间红印也没点,看上去就像一个清冷的读书人。</p>
张嵇微不可见地皱起眉——林太后再如何尊贵,到底是个哥儿。一个哥儿未点红,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朝堂上,实在是太没规矩了。</p>
众臣向其下跪行礼,李湛亦起身,“父后。”</p>
林太后看着龙椅后的珠帘,双眸一缩,道:“把珠帘撤了。”</p>
礼部尚书出列道:“太后,这珠帘乃是先太后垂帘听政时所设,先太后仙逝后,先帝为表其孝心,一直未将珠帘撤下。”</p>
“表其孝心,”林太后细细品味着这几个字,“先帝既已经表了孝心,我就不表了——皇上。”</p>
李湛抬了抬手,两个太监立刻走了上来,将珠帘取下。林太后在龙椅旁的椅子上坐下,看向晏未岚和虞策,道:“奕国公,虞大人,起来说话罢。”</p>
被林太后这么一打断,张稽等人险些忘了大事。“皇上,太后。”礼部尚书道,“虞笙以哥儿之身参加科考,翰林院画考,奕国公和虞大人不仅知情不报,还替其百般隐瞒,已是欺君罔上,岂能轻饶!”</p>
张稽慷慨激言,“尚书大人所言极是。若不严惩晏虞二家,如何正我大渊律例,令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信服!更何况,此举若被其他哥儿效仿,哥儿和寻常男子一般抛头露面,甚至步入仕途,大渊必将大乱!”</p>
李湛一向惜字如金,早朝上也是听的比说的多。张稽原以为他会和平时一样,先听完朝臣的说法,最后做决断。不料李湛却道:“张大人的意思是,大渊在朕的手中,会将大乱?”</p>
张稽心下一惊,忙去看李湛的脸色,只见他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臣、臣不敢。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p>
李湛缓缓道:“‘哥儿和寻常男子一般抛头露面,步入仕途’,在我朝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此类之事。那时的大渊,乱吗?”</p>
在场之人都知道李湛所说的乃是杨后称帝的那段时日。凭良心说,杨后在位的十数年,大渊并未出过什么乱子。</p>
张稽和礼部尚书对视一眼,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话。过了须臾,张稽才道:“皇上,无论如何,虞家和晏家欺君瞒上之事证据确凿,还请皇上按大渊律法,将其处置。”</p>
李湛看向虞策,眉头微皱——这人怎么还跪着。“虞大人,你可有话说?”</p>
虞策道:“启禀皇上,太后,当年臣弟虞笙定簋时所用的玉簋,被贪财的下人掉包,故此他被定为常人。后来虞笙热潮来临,虞家才查出事情原委。”</p>
张稽咄咄逼人道:“既是如此,虞家为何还要让他参加科考?奕国公又为何要让先帝为他们两个‘常人’赐婚?”</p>
“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林太后身上,林太后继续道:“不知诸位可还记得萧党和李泱?”</p>
李泱和萧党谋朝篡位不过就是数年前的事情,谁会不记得。</p>
“当年,李泱选妃,非哥儿不娶,恰逢晏元岚被他退婚,京城高门未婚哥儿少之又少,我知晓虞笙为哥儿一事后,特命虞家将此事瞒下,以免被李泱牵连。”</p>
话落,群臣又是一阵目光的交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明里暗里都在护着晏虞二家,张稽等人想要将其拉下水,并非易事。</p>
丞相捋了捋须,道:“敢问太后可有将此事告知先帝?”</p>
当年,先帝借着晏虞两家的婚事,打压了不少老臣。老臣们不敢对先帝有意见,不满自然全转移到了晏未岚身上。如今新帝登基,一朝天子一朝臣,晏未岚风头无限,虞策也是连升两级,这两人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着实让人忌惮,若不趁着他们羽翼未丰的时候进行打压,等他们做了丞相太傅,朝中哪还有他们这些老臣的位置。</p>
以翰林院张阁老张嵇为首的一众老臣,得知奕国公夫人是哥儿的消息后,立刻着人去调查,发现确有此事后,高兴得不得了,连夜凑在一起,准备次日在早朝上联合参晏虞二家一本,这往大了说可是欺君之罪,即使不能要他们的脑袋,也能给其重创。</p>
次日早朝,张嵇等人精神抖擞,好似年轻了十岁。李湛将众人的神情一一收入眼底,议完南方十城减税一事后,道:“诸位还有何事要奏?”</p>
张嵇清了清嗓子,正欲出列,就见晏未岚和虞策先后站了出来。</p>
两人撩开官服的下摆,一同跪了下来:“臣等有罪。”</p>
张嵇等人暗暗交换着眼神。</p>
李湛道:“你们有何罪?”</p>
虞策拱手道:“臣弟虞笙,以哥儿之身参加科考,翰林院画考,臣知情不报,此为罪。”</p>
晏为岚接着道:“臣求先帝赐臣与臣妻婚,隐瞒其哥儿之身,此为罪。”</p>
张嵇反应过来,出列道:“皇上——”</p>
这时,殿外传来一声通报:“太后驾到——”</p>
第94章</p>
自先帝驾崩后,林太后便带着李泫移居宜和园,只在李湛的登基大典上露过一次面。众臣皆以为他不问朝政,要带着小儿子安心过日子,也不知他今日忽然现身所为何事。</p>
林太后一袭素缟,缓缓步入殿中。他的长发剪短了不少,未曾像往日一般束冠,象征哥儿身份的眉间红印也没点,看上去就像一个清冷的读书人。</p>
张嵇微不可见地皱起眉——林太后再如何尊贵,到底是个哥儿。一个哥儿未点红,堂而皇之地出现在朝堂上,实在是太没规矩了。</p>
众臣向其下跪行礼,李湛亦起身,“父后。”</p>
林太后看着龙椅后的珠帘,双眸一缩,道:“把珠帘撤了。”</p>
礼部尚书出列道:“太后,这珠帘乃是先太后垂帘听政时所设,先太后仙逝后,先帝为表其孝心,一直未将珠帘撤下。”</p>
“表其孝心,”林太后细细品味着这几个字,“先帝既已经表了孝心,我就不表了——皇上。”</p>
李湛抬了抬手,两个太监立刻走了上来,将珠帘取下。林太后在龙椅旁的椅子上坐下,看向晏未岚和虞策,道:“奕国公,虞大人,起来说话罢。”</p>
被林太后这么一打断,张稽等人险些忘了大事。“皇上,太后。”礼部尚书道,“虞笙以哥儿之身参加科考,翰林院画考,奕国公和虞大人不仅知情不报,还替其百般隐瞒,已是欺君罔上,岂能轻饶!”</p>
张稽慷慨激言,“尚书大人所言极是。若不严惩晏虞二家,如何正我大渊律例,令文武百官,天下百姓信服!更何况,此举若被其他哥儿效仿,哥儿和寻常男子一般抛头露面,甚至步入仕途,大渊必将大乱!”</p>
李湛一向惜字如金,早朝上也是听的比说的多。张稽原以为他会和平时一样,先听完朝臣的说法,最后做决断。不料李湛却道:“张大人的意思是,大渊在朕的手中,会将大乱?”</p>
张稽心下一惊,忙去看李湛的脸色,只见他面色沉静,看不出喜怒。“臣、臣不敢。皇上英明神武,雄才大略……”</p>
李湛缓缓道:“‘哥儿和寻常男子一般抛头露面,步入仕途’,在我朝中,也不是没有发生过此类之事。那时的大渊,乱吗?”</p>
在场之人都知道李湛所说的乃是杨后称帝的那段时日。凭良心说,杨后在位的十数年,大渊并未出过什么乱子。</p>
张稽和礼部尚书对视一眼,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回话。过了须臾,张稽才道:“皇上,无论如何,虞家和晏家欺君瞒上之事证据确凿,还请皇上按大渊律法,将其处置。”</p>
李湛看向虞策,眉头微皱——这人怎么还跪着。“虞大人,你可有话说?”</p>
虞策道:“启禀皇上,太后,当年臣弟虞笙定簋时所用的玉簋,被贪财的下人掉包,故此他被定为常人。后来虞笙热潮来临,虞家才查出事情原委。”</p>
张稽咄咄逼人道:“既是如此,虞家为何还要让他参加科考?奕国公又为何要让先帝为他们两个‘常人’赐婚?”</p>
“是我让他这么做的。”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了林太后身上,林太后继续道:“不知诸位可还记得萧党和李泱?”</p>
李泱和萧党谋朝篡位不过就是数年前的事情,谁会不记得。</p>
“当年,李泱选妃,非哥儿不娶,恰逢晏元岚被他退婚,京城高门未婚哥儿少之又少,我知晓虞笙为哥儿一事后,特命虞家将此事瞒下,以免被李泱牵连。”</p>
话落,群臣又是一阵目光的交换。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无论是太后还是皇上,明里暗里都在护着晏虞二家,张稽等人想要将其拉下水,并非易事。</p>
丞相捋了捋须,道:“敢问太后可有将此事告知先帝?”</p>